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儿童伤害倾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论文.docxVIP

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儿童伤害倾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儿童伤害倾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论文

PAGE PAGE 1 英文缩略词 Abbreviation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名称 TCSQ Trait Coping St yl e Questi onnair e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PC Positive Coping 积极应对 NC CPT s ms Negative Coping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ask second millisecond 消极应对 持续性操作测试 秒 毫秒 min mi nute 分钟 Tab OR P C.I. Tabl e Odds Ratio Probability Confidence Interval 表 比值比 概率 可信(置信)区间 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儿童伤害倾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儿童伤害及伤害倾性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儿童心理行 为特征与伤害倾性间关系,为儿童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横断面调查: 整群抽取安徽省长丰县 3 所中学、5 所小学,对其 3-9 年级所有在籍学生采用自 编伤害相关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农村儿童伤害流行现状。2.病例对照研究:在横 断面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以全部伤害倾性儿童作为病例组,并按照频数配比,选 择单发伤害和未发生伤害两组儿童分别作为对照组 1 和对照组 2,进行病例对照 研究。对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及应对方式进行测量,并运用多因素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其与伤害倾性的关系。 结果 本次横断面研究中,共调查儿童 2917 名,总的伤害事件发生率为 17.4% (95%CI:15.9-19.0%),男生伤害事件发生率为 20.1% (95%CI:17.9-22.5%)高于女生 14.4% (95%CI:12.5-16.5%),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伤害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9.4% (95%CI:17.4-21.6%)和 14.6%(95%CI:12.5-16.9%)。跌落伤(24.5%)是农村儿童的首 位伤害类型,伤害事件最主要发生地点是在家中(42.0%),农村发生伤害儿童伤害 事件发生后的主要处理方式为到医院门诊/急诊诊后回家(45.0%)。农村儿童再发 伤害报告率为 2.13%,随着年级的升高,再发伤害报告率呈下降趋势(趋势检验 χ2=16.621,P=0.000),伤害倾性儿童年人均伤害次数为 2.31 次。以单发伤害儿童 为对照组时,多因素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人口学变量的潜在混杂 作用影响后,平均反应时 Q2 等级与 Q4 等级相比是伤害倾性的保护性因素 (OR=0.338,95%CI=0.120-0.951)。以未发生伤害儿童为对照,多因素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人口学变量的潜在混杂作用影响后,积极应对 Q3 等级与 Q4 等级相比是伤害倾性的危险因素(OR=2.755,95%CI=1.046-7.255)。消极应对 Q2 等级与 Q4 等级相比是伤害倾性的保护性因素(OR=0.390,95%CI=0.156-0.974)。 结论 农村儿童伤害事件发生率较高,并存在伤害倾性儿童。平均反应时、积极 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儿童伤害倾性的影响因素,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 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 儿童 伤害倾性 认知功能 应对方式 影响因素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jury pronen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children in one rural area of Anhui Province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mplementing the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this study describ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jury and injury proneness among children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logy behavior and injury proneness in one rural area of Anhui Province. Methods The study carried out by cross-section and case-control methods. 1. the cros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