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茭白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茭白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 分析了茭白的生物学特性,并总结出其主要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厦门市发展老区(山区)“一村一品”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茭白;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038-01
茭白又叫茭笋,古称菰,原产我国。厦门主要种植漳州早茭、温州迟茭2个品种,多利用浅水沟、低洼地广泛种植。茭白肉质整洁、纯白、柔嫩,含有大量氨基酸,味鲜美,营养丰富,可煮食或炒食,是我国特产的优良水生蔬菜。由于茭白采收期正值6~10月缺菜季节,其对解决蔬菜的淡季供应起着重要作用。发展茭白生产,可为我市老区(山区)“一村一品”项目建设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株高1.6~2.0m,有叶5~8片,叶有叶片和叶鞘两部分,叶片与叶鞘相接处有三角形的叶枕,称“茭白眼”。叶鞘自地面向上层层左右互相抱合,形成假茎。茎可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种,地上茎是短缩状,部分埋入土中,其上发生多数分蘖;地下茎为匍匐茎,横生于土中越冬,其先端数芽次年春萌生新株,新株又能产生新的分蘖。由于茭白植株体内寄生着黑穗菌,其菌丝体随植株的生长,到初夏或秋季抽薹时,主茎和早期分蘖的短缩茎上的花茎组织受菌丝体代谢产物吲哚乙酸的刺激,基部2~7节处分生组织细胞增生,膨大成肥嫩的肉质茎,即食用的茭白。
雄茭是指少数植株因抗病力特别强,黑穗菌的菌丝不能侵入,不能形成茭白,至夏秋花茎伸长抽薹开花的植株。灰茭是指部分植株过熟后或菌丝体生长迅速,致茭白内部充满黑褐色的孢子,致使品质恶劣,不能食用。雄茭中心抽薹高出雌茭之上,较易识别,宜及时连根拔除,不可留根株于土中。
1.2生长习性
茭白有秋产单季茭和秋夏双季茭2类。这两者均用分株繁殖,在厦门以单季茭为主,在冬至至小寒分墩定植。茭白可分为4个阶段:①萌芽期,最低温度5℃以上,以10~20℃为宜;②分蘖阶段,1株可分蘖10~20个以上,适温为20~30℃;③孕茭阶段,适温为15~25℃,低于10℃或高于30℃,都不会孕茭;④生长停滞和休眠阶段,孕茭后温度低于15℃以下分蘖和地上都生长停止,5℃以下地上部枯死,地下都在土中越冬。
2土壤耕作
秧田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田块或低洼河沟。于12月中下旬至1月中旬(冬至至小寒),把选好的茭墩整墩挖起,按行墩距50cm×16cm假植在秧田中,栽植深度以墩泥正好与土面相齐为好。假植后施粪肥15t/hm2作基肥,灌1层浅水,有寒流时宜加深水层,严寒时茭墩上覆稻草厚6~10cm保暖,立春后施粪肥15.0~22.5t/hm2作为壮苗肥,经常保持水深3~6cm。2月中旬移栽前除去生长特别旺的幼苗,可减少雄茭比例,然后分墩种植。
茭白田要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粘壤土,冬季深耕33cm以上,结合翻耕施河泥75~150t/hm2。翌年整地时施绿肥或厩肥52.5~60.0t/hm2或粪肥45~60t/hm2为基肥,捣碎耙平,做到泥烂、肥足、地平,并打实田埂,严防漏水漏肥。曝晒几天后,再灌浅水3cm左右,以备栽植。
3播种
在采收前6~7d进行墩选,种墩要符合原品种特性,植株较矮,生长势不过旺,抱茎各叶高度相差不大,但最后1~2片心叶显著短缩,叶与茭白眼紧缩在一起、茭笋肥大,假茎的一面露白,分蘖旺盛整齐,节位低而不散墩,匍匐茎相连的母株必须孕茭早、给茭20个以上,成熟一致,娘茭、子孙茭同时成熟。采收时复选茭苞饱满、茭肉肥壮白嫩、全墩无一雄茭或灰茭的茭墩作好标记。
4栽培管理
茭白于母墩萌芽高33~40cm、有3~4片真叶时,将茭墩挖起,用快刀顺分蘖处劈开成数小墩,每墩带匍匐茎和壮分蘖4~6个,剪去叶片,保留叶鞘长16~26cm,减少蒸发,以利提早成活,随挖、随分、随栽。株行距按栽植时期、分墩苗数和采收次数而定,单季茭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作为走道,行距1m,小行80cm,穴距50~66cm,一般为1.80~2.25万穴/hm2,每穴7~8苗。用小株密植者,株行距为73cm×40cm,栽植3.45万墩/hm2,栽植方式以45°角斜插为好,深度以根茎和分蘖基部入土、分蘖苗芽稍露水面为度。定植3~4d后,检查1次,栽植过深的苗要稍提高,栽植过浅的苗宜再下压,并做好补苗工作,确保全苗。
耘田能松土通气,加速肥料分解,清除杂草,并切断植株老根,促进新根发生。新茭田栽植成活后或老茭田春季萌芽开始,至春分封行前止,每隔15d左右耘田1次,共2~3次。耘田时先把水放浅,用铁耙浅翻2遍,晒田至表土开裂而后再灌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第9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PPT课件.pptx VIP
- 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pptx VIP
- Blue Jasmine-蓝色茉莉-英文剧本.pdf VIP
- 共拾朝花,岁有余香——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Unit3-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 VIP
- 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docx VIP
- 不同种类植物油及黄豆饼粉对那西肽发酵的影响-中国兽药杂志.doc VIP
- 《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第8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优化.docx VIP
- 人教版PEP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Unit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