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爱情题材选文分析及反思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爱情题材选文分析及反思
一、爱情题材选文情况及分析
以江苏教育出版社(简称苏教版)2007年6月第4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例,爱情题材内容的分布情况列表如下:
“苏教版”五册书中共有20个主题单元,113篇选文,其中有9篇是爱情题材的,占7.9%。这9篇爱情选文分散在四册书(必修三没有涉及到爱情题材),5个专题中,表面上看覆盖面还可以。但深入研究后就会发现,无论是选文的整体编排还是某些单篇的改编,都不利于实施爱情教育。
1.整体的编排上
(1)主题的安排。苏教版是以弘扬人文性为显著特色的,这9篇选文被分散在不同专题中。从专题的命名看,“此情可待成追忆”是最靠近爱情的。苏教版没有像2004年秋季上海市初中语文新教材那样集中编辑题为“爱情如歌”的爱情教学单元。对于高中生而言,笔者认为设立专门爱情单元是很好的,大大方方地和学生集中谈谈爱情,便于对学生的爱情观形成深刻的影响,也省了分散重复的说教。
(2)篇目的选择。在具体篇目的选择上,因为数量限制和刻意的求新求异,很多曾经入选中学教材耳熟能详的爱情名篇没有入选。
比如:爱情诗《致橡树》,历来被认为是可以在诗歌的审美过程中,教育学生尤其是女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的优秀篇目。诗歌层次清楚,观点鲜明。
作者舒婷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通过一系列富有特点的意象,先破后立,托物抒情,表达了理智而健康的爱情观:摈弃金钱和权势装饰的虚假爱情以及女性对男性的依附,要追求独立平等、相互扶持、心心相印的爱情。
再如《邶风?静女》真诚、率直、纯朴的爱情美;《迢迢牵牛星》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相思之情;《江城子》中“不思量,自难忘”的永恒追念,《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自挂东南枝”的生死相许……这些都是对爱情很好的诠释。这些篇目苏教版都没有再选。
因此,从整体编排的角度看,苏教版对“爱情”主题的处理不够突出,给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所以不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单篇的改编上
选文《十八岁和其他》的改编是最能反映出苏教版对“爱情”的回避态度的,是很多人都不赞同的改编。
教材的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中,新选了台湾作家杨子的《十八岁和其他》。文章写于1966年3月12日,是台湾作家杨子送给儿子东东的十八岁“贺礼”,今天读来尤有很多收益。原文共有“十八岁”、“两代人的矛盾”、“读书的苦乐”、“恋爱”、“青春”五个部分。入选苏教版时,却被编辑砍去了“恋爱”部分,其意图昭然若揭。
原文“恋爱”部分有这些句子:“不要把感情上的冲动和爱情附会在一起:不要让这样的冲动,成了爱情的负债”;“因为真正令人心灵颤动的爱,不能求之于泛滥的感情中”;“在感情生活上最痛苦的莫过于因为自己的轻浮,而负上内心不愿承受的责任:或者因自己的薄幸,而终身受到良心的谴责!”等。文中父亲坦荡地和十八岁的儿子畅谈“恋爱”,对于儿子的早恋没有棒喝,而是从自己的感情教训着眼,把警示在很多耐人寻味的句子中娓娓道来。这些饱含人生爱情哲理性的话语必能深入学生心田,而且并没有任何对学生有不当影响的内容。苏教版却把如此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鲜活而恰切的教学材料删掉,放进《教学参考书》的“相关资料”里。
当然,单篇中也有大家喜欢的篇目,除传统篇目外,如新选的孙梨回忆亡妻的散文《亡人逸事》,可谓最朴素感人的新篇。文章通篇弥漫着一种生死两茫茫的意绪,作家用睿智的语言诠释了“平淡等于生活等于幸福”,真正的爱情是必须经历缘分,责任和平淡无奇的生活。对于引导学生抵制当下一些庸俗文学的金钱地位、游戏人生、“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爱情主题有积极的作用。
爱情本是青春不可避开的话题,只是学生应该是学习为主,丰满自己的羽翼后再谈其他。高中生人文教育不谈爱情完全是掩耳盗铃的自欺,与其回避不如正面引导:把所谓的“爱情”还原成异性间朦胧的好感,再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苏教版爱情题材作品教学建议
夸美纽斯说“德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灵之前,早早就教”。因此语文教育应该充分利用爱情题材作品的教学,用健康美好的文学去熏陶、感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情,让学生成为情感教育活动的主体,从而确立积极向上的爱情观。针对苏教版爱情题材选文的现状,有如下教学建议:
1.在“读”中体会爱情
读永远是语文教学的经典方法,对于“只可意会,不便言传”的爱情教育,可以选择各种形式的“读”。
(1)速读浏览。对于《边城(节选)》、《林黛玉进贾府》、《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等的长篇,可以采用速读的方法。通过速读教材节选乃至原著的方法,全面了解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了解爱情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