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妇女盛装文化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族妇女盛装文化探析

苗族妇女盛装文化探析   [摘 要]苗族妇女盛装的款式多种多样,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精美绝伦的服装和錾刻精细的银饰承载着族群图腾,记录了苗族的迁移史,反映了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妇女盛装作为苗族最流行、最大众化的一种审美表达,体现出苗族人以民族图腾和历史文化为美的审美意识以及以自然为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苗族文化;妇女盛装;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TS941.742.8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729(2011)02-0077-04      苗族妇女盛装是指苗族女子在节日庆典、婚嫁、做客等场合穿戴的服饰,主要由衣底、挑花、刺绣片、编制好的花带、银头饰和银制品等搭配组缝而成。据史载,苗族是曾经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个古老民族,为避战祸而迁徙到西南山区,但人们对美丽富饶的故土念念不忘,于是就把本民族艰辛的生存史绘制成图案印在所穿的衣服上,从而创造出了苗族盛装。相对于苗族一般服装,苗族妇女盛装工艺精细、银饰隆重,无论是挑花刺绣、编织缝制,还是银饰的搭配组接,都精雕细琢、富丽堂皇,堪称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宝。苗族妇女盛装是苗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它最直接、最集中地表现了苗族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      一、苗族妇女盛装的款式特征      苗族在我国分布很广,在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四川、湖北和海南等省(自治区)都有苗族同胞聚居,苗族妇女盛装的款式也多种多样,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再加上苗族没有统一的文字,其各支系文化差异很大,而文化上的差异又影响着苗族服饰的造型和内涵,故几乎每一个苗族支系的服饰都有自身的特色。从总体上看,苗族服饰文化在苗族妇女服饰上得到了相对集中的体现。从服饰的结构、装饰的部位和穿戴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类,苗族妇女盛装约有160余式[1],各款式之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服饰和银饰两个方面。服饰包括头帕、绣花上衣、裙子、围腰、手笼、裹腿、鞋、袜等,银饰包括头饰、颈胸饰、手饰、衣饰等。   就黔东南地区台江苗族妇女的盛装而言,其服饰和银饰就很有自己的特点。以服饰为例,头帕主要有硬质和丝织品两种。如台拱式、交下式盛装女子绾髻于头顶,包硬质藏青色头帕;革东式、施洞式在盛装头饰内绾髻,包彩格丝帕等。绣花上衣是盛装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是大领、无扣款式。一般两个前衣片比后衣片略长,绣花部位主要在衣领、衣襟、衣肩、衣袖处,衣领和衣襟相连,镶绣花或织花宽边;衣肩上缝一块与衣肩同长、宽约2.5寸的花饰;衣袖的下半部镶一块长约8寸、宽约5寸绣满精美图案的大花饰。衣服上的花饰镶好后,主要的部位全部绣花,故绣花上衣又有“花衣”之称。“银衣”是苗族妇女盛装中最富丽堂皇的一种,它是在“花衣”的基础上于衣服的前片和后片的下半部钉满银片而成,有的衣袖口还系银铃,下摆系银蝴蝶和银铃,从而使衣服的下半部银光闪闪、气派十足,摇身一动叮铃作响、清脆悦耳。   台江地区苗族妇女的绣花裙子有多种,其中革东一带的丝织绣花裙融打褶、织花、绣花为一体,全面体现了百褶裙的制作工艺。这种裙子中部是黑底绣白色纹样,裙身下部用红、黄丝料缝作,线条明快。整条裙子色彩鲜艳、图案清新。绣花围裙是围在衣裙外面的装饰。在台江一带,除革东绣花裙之外,其他地方多为素裙或只有很少绣花,因而着盛装时需要有绣花围裙做装饰。绣花围裙长约2尺、宽约1尺,是盛装中花饰最大的一块,图案有龙和各种花草纹等,有的还留有长穗或系银饰,如银铃、银片、银蝴蝶等。   绣花鞋主要是在鞋帮上绣各种花草纹饰。绣花袜是用手工缝制的,多纳成各种花纹,在袜的后跟系一块刺绣图案。绑腿是用织机织出条纹的花带,长约6 m,两头有丝穗,缠绑在小腿上,留1~2寸长的丝穗垂落而下。台江地区苗族妇女通常还使用绣花手笼,这种手笼一般用红布或黑布作底,多绣花草纹,缝成筒状,套在手腕处,起遮腕和装饰作用。   当地有“无花无银不成姑娘”(“花”指绣花上衣,“银”指银饰)之俗语,因此苗族妇女的盛装除了精致的服饰之外,精美的银饰更是不可缺少 。在盛大节日和新婚期间,青年女子都要佩戴各种不同类型的银饰;十几件之多的绣花衣要一层层叠穿在身,几十种各不相同的银饰也要佩戴齐全(见图1)。   台江妇女着盛装时佩戴的银饰比较讲究,不同部位佩戴的银饰各不相同。头饰主要有银角、银冠、银花、银梳、银簪、银帕、银雀、银围(分前围和后围,半圆形,由许多小银花构成,下吊小银瓜片)、小插头针、耳柱、耳环、银牌等,颈胸饰主要有猴链、扭丝项圈、六方项圈、雕龙项圈、响铃项圈、花压领、无花压领、戒指项圈、牙签、银锁链等,手饰主要有六方手镯、空心手镯、扭丝手镯、圆手镯、竹节手镯、扁手镯、翻边手镯、扭转手镯、空心扭镯、四方戒指、马鞍戒指、四连环等,衣饰主要有银衣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