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应用.docVIP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应用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应用   【摘要】 我国农村老年人数量多, 经济条件和生存环境较差, 身心健康问题多见。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 为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养生方案, 通过饮食调养、调摄情志、运动锻炼、穴位保健、中药汤剂等, 可使偏颇体质趋于平和体质, 对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医体质辨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3.117   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为出发点, 研究不同体质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 并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康复与养生[1]。2013年6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 中医体质的分类   1. 1 平和质 指阴阳调和, 脏腑气血功能正常的体质状态。特征:体形匀称, 肤色润泽, 头发稠密, 两目有神, 鼻色明润, 嗅觉通利, 睡眠好, 饮食佳, 两便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 脉象平和。   1. 2 气虚质 指元气不足的体质状态。特征:身体虚弱, 面色苍白, 呼吸短促, 四肢乏力, 头晕, 动则汗出, 语声低微, 舌淡红、边有齿痕, 脉细弱。   1. 3 阳虚质 指素体阳虚的体质状态。特征:形寒肢冷, 面色苍白, 大便溏薄, 小便清长, 男子阳痿早泄, 精冷不育, 女子带下增多, 宫寒不孕, 舌淡胖嫩, 脉沉迟。   1. 4 阴虚质 指阴液不足的体质状态。特征:体形偏瘦, 低热, 手足心热, 午后潮热, 颧红盗汗, 口燥咽干, 心烦失眠, 头晕耳鸣, 舌红少津, 脉细数。   1. 5 痰湿质 指脏腑失调, 气血津液失常, 痰湿内蕴的体质状态。特征:形体肥胖, 多汗且粘, 胸闷, 痰多, 口腻或甜, 喜食肥甘, 苔腻, 脉滑。   1. 6 湿热质 指湿热蕴结的体质状态。特征:肢体困重, 疮疡肿毒, 湿疹, 关节肿痛, 脘腹满闷, 呕恶厌食, 口苦纳呆, 身目发黄, 小便短赤, 大便干结或下利脓血, 舌苔黄腻, 脉濡数。   1. 7 血瘀质 指血行不畅的体质状态。特征:皮肤晦暗, 肌肤甲错, 色素沉着, 容易出现青紫斑块, 唇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舌下脉络迂曲, 脉涩。   1. 8 气郁质 指肝气郁结的体质状态。特征:情志抑郁, 多愁善感, 胁肋疼痛, 嗳气频繁, 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   1. 9 特禀质 指先天禀赋不足或者罹患遗传性疾病的体质状态。特征:先天发育畸形、生理功能缺陷、过敏性体质等。   2 体质的辨证调护   2. 1 平和质 是所有体质中唯一健康的体质。调养采取“中庸之道”, 饮食宜清淡, 少食油腻之品。运动上有氧运动以30 min/d为宜, 如太极拳、散步。   2. 2 气虚质 宜吃具有补气作用, 性平味甘的食物, 如人参、鸡肉、鹅肉、黄芪、牛肉、鳝鱼、山药、大枣、南瓜、扁豆、黄豆、马铃薯、香菇等。忌食破气耗气之品, 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运动上宜选择柔和的健身项目, 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保健功, 还可采用提肛法防止脏器下垂。按摩、艾灸:气海、关元、足三里、太溪、合谷等穴位。中?汤剂:四君子汤、生脉散。   2. 3 阳虚质 平素可常进食少量阿胶, 多吃温性食物, 如牛肉、羊肉、狗肉、鱼类、韭菜、桂皮、花椒、丁香、小茴香等, 少吃寒性水果, 如西瓜、梨、荸荠等。秋冬注意保暖, 尤其是手足、腰背及腹部的防寒保暖。多做舒缓运动, 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洗桑拿、温泉浴。按摩、艾灸:合谷、商阳、关元、命门、肾俞等穴位。中药汤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2. 4 阴虚质 多吃甘寒食物, 如小米、玉米、黑芝麻、荸荠、团鱼、银耳、番茄、黄瓜、紫菜、葡萄、丝瓜、梨、猕猴桃、柚子、桃、苦瓜、西瓜等, 少吃辛辣之物。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 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 并节制房事。控制情绪, 防止恼怒。按摩:太溪、内劳宫、照海、三阴交、涌泉等穴位, 不宜灸。中药汤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2. 5 痰湿质 清淡饮食, 少食肥甘厚味。可多吃白果、紫菜、梨、白萝卜、荸荠、洋葱、枇杷、杏仁、苡米、赤小豆等。应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如散步、慢跑、球类、游泳、武术、舞蹈等。按摩、艾灸:大鱼际、阴陵泉、足三里、丰隆、承山等穴位。中药汤剂:温胆汤、香砂六君子汤。   2. 6 湿热质 少食辛甘食物, 多吃甘寒之品, 如:苦瓜、冬瓜、黄瓜、丝瓜、绿豆、赤小豆、苡米、枇杷、香蕉、杨桃等。戒烟酒, 不熬夜, 可练习瑜伽、气功、太极这些舒展筋骨的运动, 并避免接触潮湿的环境。按摩:曲池、丰隆、阴陵泉、支沟、三阴交等穴位, 不宜灸。中药汤剂:藿朴夏苓汤、茵陈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