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国济贫制度对我国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启示
英国济贫制度对我国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启示
摘 要 英国率先创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成为西方国家济贫制度发展的典型。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英国济贫制度对健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英国 济贫 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64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Britain s Poverty System to Perfec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ZHANG Feng[1], TANG Nan[2]
([1]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2] China Bohai Bank Tianjin Branch, Tianjin 300204)
Abstracts Britain pioneered the creation of a moder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became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poverty in Western countries. 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comprehensive comple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of the winning period, comprehensively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crucial period. The British syste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erfecting and perfecting our social security system.
Keywords England; give help to the poor; social security
英国是首个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其济贫制度成为近代西方国家济贫制度发展的典型。英国史学家埃尔顿曾指出,济贫法制度的出现时16世纪西欧大多数国家的一项重大历史成就,由于英国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济贫法管理与实施机制,使得英国在西欧国家济贫法制度建立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这是其他西欧国家所无法媲美的。①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重要途径,对健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1 英国济贫制度发展
英国的济贫制度最早起源于14世纪中期的《雇工法令》。都铎王朝建立后,因圈地运动、经济变革等,大量具备劳动能力的人成为流民,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都铎王朝自1495年陆续颁布一系列惩罚性法令,以阻止流民因懒惰而不工作。宗教改革前,教会是社会救济的主力,积极帮助穷人解决困难,也通过教义鼓励教区民众积极参与慈善救助。15世纪30年代宗教改革后,解散修道院加重了社会贫困程度,慈善事业不再由教会主导。1531年《惩罚乞丐和流民法令》规定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可凭许可证合法乞讨。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只有老人和残疾人可以乞讨,禁止有工作能力的健全人乞讨。1536年《惩罚顽固流民和乞丐法令》获得通过,这个法令处罚措施较以前更加严厉。但是,法令执行效果不好,官员也不愿执行这种严厉的规定。此后,政府逐渐发现,因为大量有工作能力流民的存在,仅靠惩罚性措施并不能有限解决贫困。1552年通过的法令确定募集济贫资金办法,帮助那些应该得到救助的人,包括那些愿意工作但无法找到工作的穷人,以及那些太老,太小或各种原因不能工作的人,而乞丐被认为是不值得救助的,可以通过鞭打直到他们改变他们的行为。1563年,伊丽莎白女王通过了《穷人救济法令》,要求所有教区居民为济贫捐献作出贡献。1572年议会颁布法令,实施流民惩治与贫民救济相结合的救济政策,要求建立贫民救济委员会,征收强制性济贫税,任命济贫监督官,建立济贫法管理制度。1575年济贫法令,要求每个教区必须收集羊毛、大麻、亚麻、铁等原材料,以便供穷人工作。
1601年,在综合以往济贫法令实践效果的基础上,英国制定了《伊丽莎白济贫法》,对如何解决日益严重贫困问题做了比较系统详细的规定,针对贫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