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九一八事变对关内移民东北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九一八事变对关内移民东北影响

论九一八事变对关内移民东北影响    摘 要: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给民国以来关内人民的“闯关东”运动带来了深刻影响。它一方面使关内人民出关受阻,移民数量骤减,中断了正常的移民进程;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主要的,它使“九?一八”事变后关内与东北间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发生了根本变化,完全被纳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轨道,其发展随着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移民;东北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559-8095(2006)03-0067-09       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反映在移民问题上,它使20世纪20年代以来关内向东北移民的正常进程被打断,完全被纳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轨道,其发展随着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这一时期移民的数量、迁移特征及性质与事变之前迥然不同。本文运用比较丰富的中、日文资料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以此来揭示“九?一八”事变对关内移民东北,乃至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一、“九?一八”事变后移民运动的中断      关内向东北移民由来已久,“远在宋辽金元时期,就有汉族流民出关觅事”。[1]??(P119)及至清末,移民浪潮已蔚为大观。中华民国成立后,这种移民的势头有增无减,持续增大,至“九?一八”事变前达到顶峰,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2]??(P638)据“满铁人事课”统计,从1927年开始,关内移往东北的人数猛增,由1926年的50多万人增至100多万人,并且持续了3年之久。[3]??(P1270)正当关内大批难民迁往东北之时,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迅速占领了东三省,把东北变成了它独占的殖民地,这样,关内难民向东北迁移的途径受阻,移民运动的高潮中断。      1?比毡镜酃?主义在东北的法西斯统治和经济掠夺,使关内移民望而生畏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扶植清朝废帝溥仪,建立了伪满傀儡政权。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巩固其在东北的殖民统治,一方面通过强化军事机器疯狂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一方面通过伪政权的各级行政机构,对东北人民实行残酷的法西斯统治。在“讨伐”和“围剿”东北抗日武装、推行反动的“治安肃正”计划时,侵略者采取了一项十分毒辣的“匪”民分离政策。实施该政策的主要措施是推行保甲制度、“连坐法”,建立“集团部落”,制造“无人区”。   伪满的保甲制度和“连坐法”,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专制统治与日本法西斯统治的混合体,是极端反动残暴的制度。这种制度的推行使广大民众完全丧失了人身自由,使人民的活动受到了种种限制。一般说来,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带有很大的流动性,春来冬返,往往没有居住户口和固定的职业。保甲制度的推行,使大部分移民成为“非法”之人。日伪当局以“扰乱治安”、“通匪”、“思想不良”等种种借口,可以随时驱逐和屠杀他们。据1935年2月报载:“因所谓治安关系,驱逐农民出境,以当地农民以极大之不安,本年度山东农民被驱逐出境的含有永久驱逐之意义。前年4月至11月前赴东北的仅10,129名,而同年4月至11月被驱逐出境者超过8,400名。特别是去年10月至11月被逐之人数较前年同期多3倍。”[4]??(P70)这样,关内的自由移民到东北后已失去了临时安身的条件,像以前那样以老乡和亲属的名义接纳关内移民已为日伪当局所不允许。而实行集屯并村、设立“集团部落”是日本帝国主义实行的企图阻碍抗日武装与广大民众联系的又一法西斯政策。他们强迫小村庄和分散的人民群众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和土地,集中到日伪指定的部落之内,如有反抗,便遭毒打,甚至屠杀。而对原住的村庄则一律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这给东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许多村民被杀或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很多早年在东北定居的关内移民,只得返回家乡。如1936年“敌伪实行所谓集家工作,使一部分移民无家可归,乃相率进关回籍,因此回籍数反超过移入数”。[5]?? (P17)   日本侵略者在实行法西斯统治的同时,在经济上还进行残酷掠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夺取了东北的经济命脉,对一些重要经济部门如铁路、航空、银行、邮政、钢铁、矿业、石油等宣布实行“国家统制”,只能由国家或特殊会社经营,严禁私人特别是华人经营。这种经济统制政策,使原本就很薄弱的民族工商业受到压抑、排挤和摧残。如哈尔滨,1933年民族资本的商店有7,604家,至1936年减至4,754家,而日本商店则由1933年的347户增加到1936年的800户。[6]?? (P266)一些中国商户因无力与日商竞争,经不起打击,纷纷休业,甚至倒闭、破产。据统计,1936年1月至6月,仅哈尔滨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