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宗白华美学自然观
解读宗白华美学自然观
摘要:宗白华美学是自然、艺术、人生三位一体的美学,人生是其指归,艺术是其理想,自然是人生和艺术的土壤。宗白华认为,自然是美的,美在于它是一种呈现了生命自由的美,敬爱自然是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自然之美应该成为艺术美的最高理想。
?す丶?词:宗白华;美学;自然
?ぶ型挤掷嗪?:B83-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01-0010-02
宗白华美学是自然、艺术、人生三位一体的美学,人生是其指归,艺术是其理想,自然是人生和艺术的土壤。充满活力、生生不息、自由运动的自然在他的美学中是艺术的范本,是人生的归依。自然范畴对解读宗白华美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自然之美是一种生命自由的美
宗白华指出“自然是美的”,[1] (P269)而自然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大自然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推动着无生界入于有机界,又从有机界而至于最高的生命、理性、情绪、感觉。这种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一切美的源泉。在《看了罗丹雕刻以后》一文中,宗白华指出:“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你看那自然中何处不是生命,何处不是活动,何处不是优美光明!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性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蔽之,我感得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精神的表现。”[1] (P268)他赞美从黑暗冷湿的土地里向着日光、向着空气、作着无止境的奋斗而终于枝叶扶疏、摇荡于青天白云间的绿色的小树,表现出不可言说的充满活力的美。自然界中处处都表现出这种自由的生命的活力,所以自然处处是美的。艺术的作用“不外乎将这种瞬息变化,起灭无常的‘自然美的印象’,借着图画、雕刻的作用,扣留下来,使它普遍化、永久化。”故“美的真泉在自然”,自然“是一切艺术的范本。” [1](P268)因此自然在宗白华的美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范畴,对自然的爱也伴随了宗白华的一生。
小时候的他就对自然有种发乎天然的“酷爱”,直至暮年,他还常常兴致勃勃地漫步于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沐浴、欣赏、陶醉于其美丽的湖光水色之中。宗白华是幸运的,他生在乱世而能有一个安逸闲适的童年,这个童年里所体味到的自然的美妙引发了他日后强烈的创作冲动和对传统自然文化、艺术的热爱,并由感性的体悟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散步美学。这个童年他所获得的生命自由感在他的一生中不断得到强化,指引着他寻找实现生命自由的艺术人生。
二、敬爱自然是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宗白华引用泰戈尔的话说:“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热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至陷于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3](P400)这个泰戈尔所谓的“事物的旋律的秘密”指什么呢?宗白华的解答是:中国古代哲人拿“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而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活表现礼与乐里,创造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日用器皿上,使形下之器启示着形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3] (P401)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就在于以主体生命去感悟宇宙自然的生命节奏并将之诉诸社会人生,使中国人的艺术、人生同样充满宇宙自然和谐的生命节奏。宗白华曾赞扬东方的智慧,“不是飞翔于‘自然’之上而征服之,乃是深潜入于自然的核心而体验之,冥合之。”[3] (P4296)换言之,中国古人表现出来的这种敬爱自然、亲和自然的精神,成为标志中西文化差别的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就是这种美丽精神,使中国古人比西方人更早发现了自然美。“魏晋艺术尽情抒写自然美,比西方整整早了一千多年。”[4]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自然具有无上的重要性。中国人对自然的观察精细入微,对周流不息的自然非常崇拜,曾依据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并将这种对自然生命节奏的感悟内化为对自我主体的洞察。老子道法自然,庄子适性自然,陶渊明返归自然。中国的自然文化极为发达,流传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山水诗、山水画就是无可辩驳的例证。郭熙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宋#8226;郭熙.《林泉高致#8226;山水训》)远离尘嚣与自然结为一体,在自然中获得精神的解脱,生命的自由,审美的快乐,这就是中国自然文化的启示。
王德胜说宗白华的伟大之处在于,在中国美学“以‘拿来主义’的理论态度践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学术背景”下,自始至终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其“不可磨灭的伟大庄严的精神”。[5]这种精神就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