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复社主盟张溥影响和意义
论复社主盟张溥影响和意义
摘要:张溥为晚明复社领袖、著名学者、文学家,在晚明党社、学术及文学方面兼领一时风气,颇具影响。张溥逝后,因清代官方评价体系对他持否定贬斥的态度,其面目逐渐模糊起来。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张溥,其影响和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创立中国古代第一大文社――复社,培养、团结、奖掖了一大批优秀士人,对明末文坛和政坛均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二,嫉恶如仇,勇斗阉党,显示出士人高度的责任感、正义感和节操,其敦风厚俗、激励士气、感召人心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三,张溥为明末实学风气的倡导者和力行者,所倡导的实学风气对清代朴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其四,张溥通过广泛的文学交游和多产的创作及文集整理等活动,对明末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关键词:张溥;复社;影响和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7
张溥,字天如,号西铭,私谥仁学,明南直隶苏州太仓(今太仓市)人。复社主盟、著名学者、文学家,在晚明党社、学术及文学方面兼领一时风气[1]。
张溥在明末颇具影响。《明史》本传云其“名高一时”[2]7406。陆世仪云:“复社声气遍天下,俱以两张为宗,四方称谓不敢以字。”[3]231又云:“天如虽以庶常在籍,骏骏负公辅之望。” [3]241黄道周云“天如之名满天下”[4]《张天如墓志》,“一代文章百世师”[4]《哭张西铭二章》其二。吴伟业云:“煌煌张夫子,斯文绍濂洛。”[5]刘城云其“声施华夏”,“虽不作相,有相之功”[6]。韩芹城云张溥“其人如日,其道如山”[7]。朱彝尊称其“一言以为月旦,四海重其人伦”[8]。
与张溥在明末的显赫地位和巨大影响形成鲜明对比,清代官方评价体系对他持否定贬斥的态度,敕修《四库全书》时将其别集及大部分著述列为禁书,并严加查禁。如《清代禁毁书目(补遗)》云:“溥颇负才名,而交通声气,为周延儒营求复相,人品不足取。诗文俱有违悖处,应请销毁。”[9]四库馆臣对张溥的评价也以否定意见为主。如《四库全书总目?春秋三书》存目提要云:“其学问则多由涉猎,未足专门。”[10]250《四库全书总目?历代史论二编》云:“?h论凡近,而笔力尤弱,殊为不称其名。”[10]765《四库全书总目?历代名臣奏议》云:“溥所去取,颇乏鉴裁。”[10]502清人对明人的贬诋,很容易让人想到唐人对齐梁士人的批评诋毁,其心理或亦如是:“夫唐人文章去徐(陵)、庾(信)最近,穷形尽态,模范是出,而敢于毁侮,殆将讳自所来,先纵寻斧欤?”[11]
历史的起伏令人感慨。张溥生前名闻天下,然而英年早逝后门绪式微吴伟业《清河家法述》(《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09页)载,张溥死后二十年(顺治十七年),仆人陈三欺压张溥妻王氏及继子张永锡、女婿吴孙祥者,于是由吴伟业出面,联系张溥故旧数人,庭审陈三,整顿家法,迫其交还霸占之财产。张溥身后家庭之衰落,由此可见一斑。,鲜乏表彰者,又时值易代鼎革之际,遂不免令人有“功半而人亡,身没而言隐”[12]之叹,再加之清廷严禁结社清顺治九年(1652年),礼部题奉钦依条约八款,颁刻学宫,谓之新卧碑。末款云:“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参见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三一一《礼部?学校?训士规条》,台湾文海出版社1991年版,第3717页),对于明末结社者贬斥有加,敕修《四库全书》时对明人学风和著述亦极力贬斥,将明人尤其是晚明士人文集大多列为禁书,故张溥的面目逐渐模糊起来。恰如高燮所云:“然以数公之文章,当时声誉倾一世,而亡国以后,人多忌讳,遂致散佚,可叹也。”[13]
上述明清官方、士人对张溥褒贬不一、毁誉各异,其评价颇值得玩味,于其中可看出时代风气、各自立场、喜好及意图。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张溥的影响和意义至少有四个方面(社会活动、政治斗争、学术活动、文学及文集整理)不容忽视。
一、兼容并包,组织复社
“张溥一生业绩,主要是组织文社。”[14]在社会活动方面,张溥创建了中国古代第一大文社――复社参见丁国祥:《复社研究》,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王恩俊:《复社与明末清初政治学术流变》,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并以复社主盟的身份,培养、团结、奖掖了一大批优秀士人,在中国古代社团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15]。
天启四年(1624年),张溥与张采、周锺等十一人在苏州创办了应社。与应社同时,金沙周锺主盟,安徽贵池吴应箕、吴门徐君和成立匡社。泾县万应隆与吴应箕、宣城沈寿民、芜湖沈士柱等又结成南社。在张溥的联络下,匡社、南社并入应社,遂有广应社之名。崇祯元年(1628年),张溥在吴江令熊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