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二经及任督二脉 - 副本 - 副本
十二經及任督二脈 十二經脈又名十二正經,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其命名是根據其陰陽屬性,所屬臟腑、循行部位綜合而定的。它們分別隸屬於十二臟腑,各經用其所屬臟腑的名稱,結合循行於手足、內外、前中後的不同部位,並依據陰陽學說,給予不同的名稱。十二經脈的名稱為: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十二經脈 手太陰肺經 → 手陽明大腸經 → 足陽明胃經 → 足太陰脾經 → 手少陰心經 → 手太陽小腸經 ↑↓ ? 足厥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 手少陽三焦經 ← 手厥陰心包經 ← 足少陰腎經 ← 足太陽膀胱經 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分佈規律是:凡屬六髒(心、肝、脾、肺、腎和心包)的陰經分佈於四肢的內側和胸腹部,其中分佈於上肢內側的為手三陰經,分佈於下肢內側的為足三陰經。凡屬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的陽經,多循行於四肢外側、頭面和腰背部,其中分佈於上肢外側的為手三陽經,分佈於下肢外側的為足三陽經。手足三陽經的排列順序是:陽明在前,少陽居中,太陽在後;手足三陰經的排列順序是: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內踝上八寸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 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的表裏關係是:手足三陰、三陽,通過經別和別絡互相溝通,組成六對表裏相合的關係。其中,足太陽與足少陰為表裏,足少陽與足厥陰為表裏,足陽明與足太陰為表裏。手太陽與手少陰為表裏,手少陽與手厥陰為表裏,手陽明與手太陰為表裏 十二經脈 體經絡系統中的十二條經脈的合稱。又稱“十二經”或“十二正經”。包括: 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 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 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 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十二經脈具有運行氣血、聯接臟腑內外、溝通上下等功能,無論感受外邪或臟腑功能失調,都會引起經絡的病變。因此,瞭解十二經脈的循行、功能和發病情況,對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義。 長沙馬王堆漢墓醫書中的“十一脈”,其中甲種本,即《足臂十一脈灸經》所載“臂少陰溫(脈)”之循行近於今之手少陰心經;而乙種本,即《陰陽十一脈灸經》所載“臂少陰脈(脈)”則近於今之手厥陰心包絡經。《靈樞·經脈》才明確載全了十二經脈,沿用至今。 十二經脈 二經脈的體表分佈規律:十二經脈在體表左右對稱地分佈於頭面、軀幹和四肢,縱貫全身。六陰經分佈於四肢內側和胸腹,六陽經分佈於是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幹。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佈規律是,三陰經上肢分別為手太陰肺經在前、手厥陰心包經在中、手少陰心經在後,下肢分別為足太陰脾經在前、足厥陰肝經在 十二經脈中、足少陰腎經在後,其中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至內踝8寸以上,太陰交出於厥陰之前。三陽經上肢分別為手陽明大腸經在前、手少陽三焦經在中、手太陽小腸經在後,下肢分別為足陽明胃經在前、足少陽膽經在中、足太陽膀胱經在後。十二經脈在軀幹部的的分佈是,足少陰腎經在胸中線旁開2寸,腹中線旁開0.5寸處;足太陰脾經行於胸中線旁開6寸,腹中線旁開4寸處;足厥陰經循行規律性不強。足陽明胃經分佈於胸中線旁開4寸,腹中線旁開2寸;足太陽經行於背部,分別於背正中線旁開1.5寸和3寸;足少膽經分佈於身之側面。 十二經脈 24小時能量迴圈表 3-6 上 空 藍 堅 意覺 慮 低頭 腦 7-10 後 木 青 風 視覺 憎 瞪眼 肝 11-14 左 火 紅 熱 味覺 喜 咧嘴 心 15-18 下 土 黃 濕 觸覺 疑 眨眼 脾 19-22 前 金 白 燥 嗅覺 憂 皺眉 肺 23-2 右 水 黑 寒 聽覺 懼 展眉 腎 十二經脈 屬絡關係 十二經絡分屬於十二臟腑。所謂十二臟腑,即五臟六腑再加上心臟的外膜——心包。心包也算一髒。這樣每一條經脈都包含有所屬臟腑的名稱,如肺經、胃經、大腸經等。另外十二條經脈還根據所屬的臟腑的陰陽屬性和經脈在體表分佈的位置特點,而定經脈本身的陰陽屬性。髒為陰,肢體的內側為陰,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