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指纹图谱评价研究.docVIP

藏药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指纹图谱评价研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药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指纹图谱评价研究

藏药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指纹图谱评价研究   [摘要] 建立不同产地藏药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HPLC指纹图谱。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0.2%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60 nm。提取13个色谱峰为药材指纹图谱共有峰,11个色谱峰为鞣质部位指纹图谱共有峰,采用对照品指认了5个主要色谱峰,运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所收集的8个不同产地藏药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进行系统比较与归类,8个余甘子药材相似度在0.763~0.993,鞣质部位相似度在0.903~0.991,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将不同产地的余甘子药材和鞣质部位分别聚为3类。该法重复性好,简便可靠,为不同产地藏药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 藏药;余甘子;鞣质部位;HPLC指纹图谱;质量评价   余甘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2000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将其列为藏药收载,余甘子主要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肝炎、咳嗽、喉痛、口干等的治疗,现代药理证明它有降脂、降血糖、抗氧化、抗癌等多种作用,在许多民族药中都有应用。   余甘子主要含鞣质及酚酸类成分,未成熟果实鞣质含量达30%~35%,干燥果实含鞣质14%左右,现代研究表明鞣质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抗癌、护肝益肾、抗病毒、抗菌等药理活性作用,这些与余甘子的药理作用一致。目前对余甘子的质量控制主要有HPLC测定没食子酸、鞣花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粘酸-2-O-没食子酸酯等成分的含量[1-5],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鞣质含量[6-7]。余甘子主要产于尼泊尔、印度和我国南方地区,藏药中以个大肉厚的尼泊尔余甘子为上乘,很少用果小肉薄的云南等内地药材。   中药指纹图谱能同时反映中药化学成分和它们之间的比率,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中药材质量。为了有效控制余甘子质量,本论文在报道测定比较8个不同产地余甘子中5个主要单体成分诃黎勒酸(chebulagic acid)、粘酸-2-O-没食子酸酯(mucic acid 2-O-gallate)、没食子酸(gallic acid)、柯里拉京(corilagin)、鞣花酸(ellagic acid)及总鞣质含量基础上,建立了8个不同产地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与对照品对照、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所收集的8个不同产地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进行分析归类,为藏药余甘子的合理用药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 材料   Waters 152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996型DAD检测器;Empower软件;25 μL可调进样器;1/10万电子分析天平(Sartorious BT 25S型,北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KQ-500DE超声波清洗器(100 W, 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甲醇(Fisher,色谱纯);蒸馏水(屈臣氏);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余甘子药材购自北京藏医院(产地尼泊尔)、河北安国药材市场(产地云南)和安徽亳州药材市场(产地印度、福建、广西、四川、贵州、新疆),经北京中医药大学生药系阎玉凝教授鉴定为大戟科植物P. emblica的干燥果实。鞣质部位由本实验室建立的稳定制备工艺制备,水提取样品,上大孔树脂纯化,得到鞣质部位的鞣质含量为54.3%。诃黎勒酸、没食子酸、粘酸-2-O-没食子酸酯、柯里拉京、鞣花酸对照品,均为自制,经UV,IR,MS,1H,13C-NMR鉴定结构,HPLC检测,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纯度大于98.50%,符合定量要求。   2 方法与结果   2.1 液相色谱条件   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30 ℃;流动相为甲醇-0.2%冰醋酸水;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洗脱梯度见表1。   2.2 样品液的制备   2.2.1 药材样品液制备   称取不同产地余甘子药材粉末(过50目筛)约200 mg,精密称定,置100 mL锥形瓶中,加入50% 甲醇50 mL,称重,100 MHz超声60 min,补足失量,滤过,取续滤液2 mL置10 mL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进样前经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   2.2.2 鞣质部位样品液制备   称取余甘子鞣质部位5 mg,精密称定,置于10 mL量瓶中,加入50%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进样前经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   2.3 余甘子药材及鞣质部位特征图谱方法学考察   2.3.1 精密度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同一余甘子药材及鞣质部位样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