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多刺绿绒蒿化学成分研究.docVIP

藏药多刺绿绒蒿化学成分研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药多刺绿绒蒿化学成分研究

藏药多刺绿绒蒿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 研究藏药多刺绿绒蒿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13C-NMR等理化数据及与文献相对照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从多刺绿绒蒿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马齿苋酰胺E(1),N-反式对羟基肉桂酰基-对羟基苯乙胺(2),金圣草黄素(3),芹菜素(4),大风子素(5),对羟基肉桂酸葡萄糖酯(6),stigmast-5-ene-3β-ylformate(7),3β-hydroxy-7α-ethoxy-24β-ethylcholest-5-ene(8),β-谷甾醇(9)。化合物6~8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获得,1,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关键词] 藏药;绿绒蒿属;多刺绿绒蒿;化学成分;细胞毒活性   藏药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药学体系,也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其种类仅次于中药,居于我国四大民族药之首。藏药在2 000多年的历史中对藏族藏区人民的繁衍生息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仍是我国藏区和藏族人民医疗健康的重要保障。青藏高原独特的高海拔(平均3 800 m)、强紫外线、高寒、干旱与缺氧等地理环境,造就了藏药材不同于一般陆地植物的次生代谢成分并赋予其独特的治疗效果[1]。随着世界范围内正恢复对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的兴趣,从传统藏药中研究和开发新药成为我国当前中医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绿绒蒿属藏药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品种之一,本属植物全世界共49种,其中48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地区,我国有38种,多分布在西藏、青海、云南等地,生长在海拔3 000 m以上[2-3]。本属植物不仅色彩艳丽、姿态优美为人们喜欢,素有“仙草”、“喜马拉雅罂粟”等雅称,是西藏、云南地区的标志性植物和西藏的十大观赏花卉之一。更是我国西藏地区的重要药用资源,如多刺绿绒蒿、全缘绿绒蒿等作为藏药广泛使用,具有清热解毒等作用[3-4]。   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 f. Thomson为绿绒蒿属一年生草本,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刺,刺长0.5~1 cm。生长在海拔3 600~5 400 m以上的山坡石缝中。其花朵大,多蓝灰色或绿色[2]。据藏药典籍《晶珠本草》记载:多刺绿绒蒿利头伤,治骨裂抬升软骨;全草入药,具有活血化瘀、镇痛的功效,藏医用其治疗头痛,骨折、跌打损伤等[5]。目前对多刺绿绒蒿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前人从本种植物中报道了15个黄酮[6-8],6个生物碱[8-9]和1个其他类成分[6]。作为抗心肌缺血民族药的药效物质研究的一部分,本课题对多刺绿绒蒿乙醇提取物的部分流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1H,13C-NMR等理化数据分析及与文献相对照,分别鉴定为马齿苋酰胺E(1),N-反式对羟基肉桂酰基-对羟基苯乙胺(2),金圣草黄素(3),芹菜素(4),大风子素(5),对羟基肉桂酸葡萄糖酯(6),stigmast-5-ene-3β-ylformate(7),3β-hydroxy-7α-ethoxy-24β-ethylcholest-5-ene(8),β-谷甾醇(9)。其中化合物6~8为首次从该种属中分离得到,1,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采用MTT法测定了1~4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细胞毒活性。   1 材料   Varian Inova-500型核磁共振仪;Agilent 6320型离子阱液质联用仪;Trace GC-MS质谱仪;VG Zabspec型高分辨质谱仪(使用FAB离子源)。显微熔点测定仪XT4(北京科仪电光仪器厂);SANYO公司MCO-18AIC细胞培养箱;Motic公司AE2000倒置荧光显微镜;ESCO公司OptiMair超净工作台;瑞士TECAN公司M1000型多功能酶标仪;DMEM细胞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胎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噻唑兰购自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柱色谱所用Sephadex LH-20为瑞典Amersham Biosciences 公司产品;ODS C18(40~63 μm)为德国Merck公司产品;柱色谱硅胶(200~300目),制备薄层色谱硅胶板GF254(0.04 cm×20 cm×20 cm)以及薄层色谱硅胶板GF254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提取和分离中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为北京化工厂产品。   多刺绿绒蒿药材于2012年8月采自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勒布沟,经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刘春生教授鉴定为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多刺绿绒蒿M. horridula,凭证标本(No. M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