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老子竹简本甲本中天道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老子竹简本甲本中天道观

解析老子竹简本甲本中天道观   摘要:竹简《老子》甲本的内容系《老子》的经文,老子就是老莱子。竹简《老子》甲本论述了道法自然、天道圆圆的本体论思想。   关键词:老子竹简本甲本道法自然天道圆圆         前 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主干文化一儒一道,一显一隐,一表一里;儒为显,道为隐;儒为表,道为里。道是中华文化的内核,隐藏在文化的深处,隐藏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如果说儒家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道家则是中国人的内心信念和精神归宿。人们经常说的“顺其自然”、“知足常乐”、“平平淡淡才是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属于道家情怀。走进道家,先要走进老子。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诗人。中国人如果没有从《老子》中获得新知,甚至没有读过《老子》,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读《老子》,了悟宇宙之谜。老子的本体论,揭示了宇宙本原本体的奥秘,解开了时间空间的密码,破译了生命循环的玄机。当你面对浩瀚的宇宙,而深感不可思议时,在老子这里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读《老子》,把握人生真谛。当你对人生充满着困惑,在老子这里可以得到一种慰藉、从容和力量;当你对现代快节奏生活充满着紧张、焦虑、茫然,在老子这里可以找到一种精神归宿,让心安静;当你无法找到一种状态,在这里可以让生命栖息,让心灵得到洗礼和解放,让生命富有鲜活和质感。   读《老子》,运用无为而治。你也许费尽心力,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却收效甚微,身心疲惫,一片混沌。老子深知中国人性、民族心理,当你对管理问题面临着瓶颈,束手无策,在老子这里可以得到启迪和良方。   《老子》不是宗教,却似一种信仰。《老子》很老,却思想常青,它超越了时代,实现了永恒;它是一汪清泉,源源不断,生生不息。《老子》是哲学、文学,是宇宙学、心理学,是管理学、军事学,同时又是超越众学的大智慧学。   《老子》还是一组哲学诗,简约而深刻,轻快而深邃;朗朗上口,耐人寻味;意境幽美,充满遐想。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放声朗读其文字,用心体悟其精神。与老子对话,领略老子的风采,感受老子的魅力,体悟大道的真实,也倾听来自我们内心的声音。   老子真经   郭店楚墓竹简于1993年冬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墓,发掘者推断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郭店楚墓竹简的年代下限应略早于墓葬年代。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以下简称竹简本)分为甲、乙、丙三本,甲本的竹简共有39枚,乙本的竹简只有18枚,丙本的竹简只有14枚,甲、乙、丙三本的总字数现存1750字,竹简本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老子》传抄本(参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竹简本甲本篇幅最长,有1000余字,乙本只有400余字,丙本只有300余字。甲本竹简保存最完整,只有一处缺字。乙本、丙本多处缺字。   一、竹简本甲本最古   竹简本甲、乙、丙三本中,甲本又早于乙本和丙本(从语言的变迁,或是文本的比较上可以证实),甲本抄写的时间应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参见丁四新著《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竹简本甲本才是迄今为止所见真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最接近祖本。   二、竹简本甲本最真   在先秦时期,将诸子本人的著述尊为“经”(经文),其后学为之传、注(解说文)。结合竹简本文本具体形式及整个先秦学术界经、传文本的形式特点进行考辨,可得出结论:竹简本甲本是老子本人所著的“经文”,乙本、丙本则属于“解说文”(参见高华平《对郭店楚简的再认识》,《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   竹简本甲本的内容(《老子》的经文)流传到社会,道家学派对其不断进行发挥、发散、改编,而逐步形成五千余言的《道德经》,即帛书本(或通行本)的内容。   《史记》记载,“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竹简本甲本只有一千多言。这是因为《史记》的年代是汉代,与《老子》祖本成书的时间尚远。《史记》记载的老子著书上下篇、五千余言,并不代表是《老子》的祖本,而是指汉代《老子》帛书本的内容。从竹简本甲本的风格可以看出,老子惜墨如金、言简意赅,文风短小精悍、简约深邃,一千言足矣!流传广泛的《千字文》,不也就一千言吗?   三、竹简本甲本最佳   在竹简本甲、乙、丙三本里,乙本、丙本只是对甲本的解说,竹简本甲本的文学价值和哲学价值大大超过了乙本和丙本。   帛书本(或通行本)五千余言的文本里,文风有两种风格。一种是语言优美且含义明晰,凡是这种风格的章节,均是竹简本甲本的内容。另一种是语言模糊且含义抽象,凡是这种风格的章节,均不是竹简本甲本的内容。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二三到底指什么呢?“道,可道,非常道。”道,到底是可道,还是不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