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劳伦斯二元论创作思想
解读劳伦斯二元论创作思想
摘要:二元论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思想之一,二元论思想也曾多次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劳伦斯是英国著名作家,由于他一生思想复杂多变,国内外的文学评论界对他的创作思想众说纷纭。但是如果用哲学的二元论思想分析他的作品,就会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劳伦斯生长在工业革命的大历史背景下,社会变革和家庭背景让他认为:世界是由对立矛盾组成的。在完成自传体作品《儿子与情人》的过程中,通过反思自身经历,他的二元对立观点逐渐形成。但是,随着作家思想的成熟,劳伦斯的二元对立观逐渐转变成为“二元一体”的理论体系,说明作者最终超越了广义二元论的单纯的对立理论。
关 键 词:二元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二元对立;二元一体
中图分类号:1 106.4
文献标识码:A
二元论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哲学思想之一,广义上的二元论是本体论的一支,意思即宇宙由两种主要元素组成,至于是哪两种元素,不同的学说给出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如笛卡儿的心物二元论,摩尼教的上帝与魔鬼二元论,甚至中国的太极,也是二元论的例子,彼此有着相似相异之处。狭义上的二元论通常指心物二元论,它是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他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精神没有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另一个,或者派生出另一个。广义上讲二元论可适用于任何情况,除了精神与物质,男和女,阴和阳,灵魂和肉体,文明和自然都是二元对立的。
二元论思想曾多次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在很多作家笔下,生与死、美与丑、水与火、青春与衰老等等一切既对立又可以互相转化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广义的二元论思想。例如,T?S?艾略特在《荒原》中,通过渔王和腓尼基水手的对立,表达了对旧的世界解体的忧虑和对新的世界诞生的渴望。在托马斯?哈代最重要的两部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对亚历克、安吉尔、阿拉贝纳以及苏等人物的刻画方面反映了作者关于身体与精神分离的二元论思想。
D?H?劳伦斯是英国文学界的一位风格独特、颇具争议的作家。半个多世纪以来,评论界对劳伦斯作品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拒绝、批判到研究、赞赏的过程。即使是在他已经能够为文学评论界所接受的现在,人们在对他的理解上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论界针对不同的作品,从不同的视角向读者展示着不同的劳伦斯。近年来,一些评论家开始尝试用二元论这一哲学思想来解读劳伦斯,这种做法逐渐地为评论界所广泛接受。本文尝试透过劳伦斯的一些个人经历和主要作品,用这一哲学理论解读他的创作思想。
一、充满矛盾的生活背景
劳伦斯生长在工业革命的大历史背景下,当时,近代工业文明对大自然和自然生存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就是当时许多思想家都曾经思考过的所谓“自然一文明”二元对立的困境。劳伦斯成长在一个新工业区和传统农业区的交界地带,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多次触及到这个“自然一文明”矛盾的话题。但是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矛盾表象下真正的始作俑者是社会阶级的矛盾。因此,在刻画所谓的“自然一文明”对立的问题时,他把重点放在了阶级矛盾对人性的影响上。劳伦斯曾经这样描述自己作为作家的任务:“作为一个小说家,我觉得我所真正关心的是个人内心的变化。……我的使命是了解人内心的情感,使新的情感变得有意义。”据此我们也可以说劳伦斯是一位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不同于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追求心理真实,注重直接观察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体验人物的内心感受,在内心世界这面镜子上折射出丰富多彩的外部现实。
劳伦斯对人物内心感受的敏锐观察不仅来自他超人的作家天赋,同时也更多地来自他自身的早期生活。可以说劳伦斯在童年时期经历了一个在夹缝中发展的复杂矛盾的心理过程。首先,他的家乡位于诺丁汉郡和德比郡的交界地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工业迅猛发展的时候,在诺丁汉郡出现了大量的乡间矿区。而德比郡则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英格兰田园风光。工业文明的野蛮入侵令劳伦斯感到害怕,他感到随着自然风光的消亡,纯朴自然的人性也会受到摧残。他在一首诗里写道:“新房子、新家具、新马路、新衣裳、新床单,新的、机器制的一切把我们的生命吸干,把我们冻得冰冷,活力全无。东西愈多,愈重这包袱。”让我们再来看看劳伦斯的家庭环境:一边是来自没落中产阶级家庭的母亲,她受过良好教育,笃信宗教,追求完美;另一边则是来自社会底层的父亲,他是个普通的矿工,生气勃勃,头脑简单,没受过什么教育。儿时的劳伦斯亲眼目睹了父母无休无止的争执。他逐步认识到自己父母之间的对立并非一般的家庭矛盾,父母争执的本质是两种对立阶级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其中更多的体现出意识、价值观、生活目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