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主流定义方法论陷阱
西方主流定义方法论陷阱
一、方法论的基石
全球化研究之成为科学,在于从全球的范围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困难不在于攫取某些片断和在这些片断里大钻其牛角尖的学问,而在于从这些片断中揭示它同其他片断之间、它同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过程,不在于罗列某些商品、货币、风俗情调、思想文化的跨越国界的搬迁和一国所作所为的跨越国界的影响,而在于从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的变化中把握社会关系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正如全球化本身正在走向人类从自然的束缚和人与人的压迫中的解放,全球化研究也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对于全球范围的人类解放的学说的研究。
在这个无限广阔的认识领域和无穷无尽的认识途程中,一方面,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说点什么和写点什么,所说和所写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道理,抓住任何一个片断都可以把它孤立地无限延长和扩大,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进程越是发展,也越是为在似是而非的空谈中偷运一己私利、为欺骗性的宣传提供了可能。
恰恰在这里,可以看出源于西方垄断资本集团的、占据主流地位的关于全球化定义的方法论陷阱。
1.把全球化割裂为一些互不相干的、支离破碎的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就产生了那些把全球化归结为空谈资本、商品和技术的跨国流动,靠堆砌国际贸易、外汇交易、跨国投资的数字或者外资流入额,描绘商品全球流通的广泛性,炫耀某些技术成就,以此代替全球化问题分析的情形。这就产生了比如美元通行叫做金融全球化,因特网通行叫做科技全球化,英语通行和好莱坞影片、可口可乐在全球占领市场叫做文化全球化之类的提法。但是这些东西靠什么通行和怎样通行,这种通行对谁有利、对谁有害,则语焉不详,更不必说存心的掩饰了。
那些漫天飞舞、被引来引去的数字,由于绝大部分出自西方,其可靠性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即使认可所列举的数字的可靠性,在缺少明确的思想和对事物性质进行把握的情况下,繁琐的定量研究也由于把活生生的历史运动进程变成僵死的刻板的计算而只能模糊人们的视线。2001年2月,据说为了“填补”人们对全球化的辩论常常忽视的一个方面即全球化的衡量标准这个“空白”,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和卡尼咨询公司合作,创建了包括50个国家的数字的“全球化指数”。美国一家报纸吹嘘,运用这套指数研究全球化的最新成果是:全球化不一定带来收入不平衡、数字鸿沟不止一条、国家大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程度高1。这实在说不上什么新成果。其方法也没有超过西方流行的见解。
社会科学是一个到处打上阶级烙印的领域。研究社会而离开人和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无论如何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使它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处于某种尴尬的地位。它的兴盛程度取决于它满足资本繁衍和利润扩张的程度。但是一方面这种资本的繁衍和利润的扩张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为了这种繁衍和扩张又需要掩饰和歪曲社会关系。在资本和利润大踏步前进的时候,对不起,甚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谈论剥削和压迫成为忌讳,消灭剥削和压迫成为非法,多少带有抽象色彩地谈论社会关系也一并连坐,于是作为科学的社会科学,就不可避免地遭到冷落了。
在全球化中孤立地强调经济全球化,又把经济全球化归结为主要或仅仅是外汇交易、国际贸易、资本跨国流动和跨国投资之类;或者孤立地强调科技全球化,又把科技全球化归结为仅仅是信息技术,只靠引述一大堆数字作为全球化发展程度的标志,导致了全球化研究的简单化、庸俗化倾向。尽管在全球化中这些因素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却远远不是全球化进程的全部。这里的要害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把人和人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要么置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要么特意精巧地掩盖起来,从全球化研究中一笔抹去。
问题恰恰在于这种抽取社会关系的别有所图的掩盖和欺骗,在于用把分明清楚的客观进程故意讲得含糊不清,在于在某些抽象的、空洞的、一般化的、可以这样又可以那样的言辞中暗渡陈仓,在于在似是而非和似有若无中维护西方垄断资本的私利。这种看来见物不见人的、排除了“人”的无人全球化,实质上只是剥夺多数人权利、实现少数人权利的全球化。
在谈论第三世界国家资本、商品、技术的跨国流动时,经常出现的概念是外资和跨国公司。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资本以全球化之名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时,必然要寻找成本最低廉的地区投资,于是出现垄断资本全球流动的态势,哪里成本低、可以赚大钱,资本就流向哪里。这虽然只是事情的一面,但确是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面。
事情还有另外一面,即外资在一定条件下有益于外资接受国国内的经济发展。但是特别是作为西方垄断资本剥削对象的第三世界国家,没有理由把外资进入的数量,作为评价全球化程度或者经济发展成败的主要的或者惟一的标尺。外资在何种程度上有助于接受国的发展和进步,取决于该国政府对外资的运作进行控制的程度。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