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谛本易筋经义与述古堂本易筋经比较研究.docVIP

西谛本易筋经义与述古堂本易筋经比较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谛本易筋经义与述古堂本易筋经比较研究

西谛本易筋经义与述古堂本易筋经比较研究   摘 要:《易筋经》一书长年来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它与传统武功、传统导引、少林武术史以及武侠故事等有着诸多方面的关系。但由于资料的匮乏,人们对该书的不少情况往往云遮雾障,鲁鱼之讹不时发生,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易筋经义》与台湾图书馆藏述古堂钱遵王抄本《易筋经》为了解《易筋经》的早期概况及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关键词:西谛本;《易筋经义》;述古堂本;《易筋经》   中图分类号:K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5―0213―06      《易筋经》一书长年来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它与传统武功、传统导引、少林武术史以及武侠故事等有着诸多方面的关系,自清乾嘉以降,已有不少学人论及此书。但由于资料原因,人们对该书的认识含混不清。本文根据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藏《易筋经义》(该抄本原为郑振铎先生所捐献,下文称西谛本)以及台湾图书馆藏述古堂钱遵王抄本《易筋经》(下文称述古堂本),①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简要论述。      一、两份抄本的版式、藏印      西谛本《易筋经义》长23.5厘米,宽12.5厘米,共72页,分上、下卷。上卷目录为:易筋总论、膜论、内壮论、揉法、日精月华、服药法、内壮丸药、汤洗药水方、初月行功法、二月行功法、三月行功法、四月行功法、行功轻重、用功浅深及两肋分内外工夫;下卷目录为:木杵木槌式、石袋式、五六七八月行功法、九十十一十二月行功法、阴阳配合论、下部行功法、行功禁忌、下部洗药方、内壮神勇、炼手余功、外壮神勇八段锦及神勇余功,共二十七则。抄本的字体有两种,除“易筋总论”、“膜论”、“内壮论”和“揉法”为“馆阁体”小楷外,其余均为行书。凡行书页,每页九行;凡楷书页,每页六行。页面天地格式规范,无论行、楷,字迹娟秀,颇见功力,显然非村夫俗子之流所书。这份《易筋经义》在196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西谛书目》中不见著录,但抄本末页钤有“长乐郑氏藏书之印”,卷上的“易筋总论”之页右,亦印有“长乐郑氏”章一枚,故该抄本原出郑振铎先生之手当确凿无疑。②   西谛本《易筋经义》虽古旧,但未书何时所抄,这为我们断定该抄本的年代带来了难题。不过其“易筋经义序”页上所钤之印,或可为确定该抄本的相对年代提供重要线索。“易筋经义序”页右侧共钤有三方印章:其上端是枚方形白文章,文曰“净心抱冰雪”;中间亦是枚方形白文章,文曰“骑部曲将”;下端则为方形朱文章,文曰“读书耕织人家”。   三方印中的最值得重视的是第一枚“净心抱冰雪”。“净心抱冰雪”源出南朝江总(519―594年)的《入摄山栖霞寺》诗句:“净心抱冰雪,暮齿逼桑榆”,明末清初的著名书画鉴赏家梁清标用此作为其书画的鉴藏章。梁清标(1620―1691年),河北正定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入清后官至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善鉴赏、收藏。梁氏的鉴藏图章大致有“梁清标印”、“棠村”、“河北棠村”、“蕉林”、“蕉林书屋”、“苍岩子”、“冶溪渔隐”、“家在北潭”、“净心抱冰雪”、“无垢”等,其印章、印泥都十分精良,不易仿制,故仿者甚少。③另外两方中的“骑部曲将”,查2000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篆刻全集》得知,此类印章多见晋代官印,据杭州师范大学古钤印文字研究所的莫小不教授鉴别,该印古朴凝重,非类摹刻;末尾的“读书耕织人家”朱文章,当属明清之际文人的藏用闲章,线条流畅,疏密得当,但用章主人暂且不明。   需要指出的是,《易筋经义》不同于名人字画或经典古籍,其内容难登大雅之堂,用清乾嘉朝经学大师凌廷堪(1755―1809年)的话来说,《易筋经》“盖不通古今村夫子所臆撰也”④,大概这也是为什么此抄本上只留下了诸如“净心抱冰雪”和“读书耕织人家”这样的闲章而无具体姓氏章,以及一般书目不见收录的原因所在吧。因此,若无特殊情况,以上几方印章似无特地摹仿必要。如笔者的这一分析尚有逻辑可寻,那么,西谛本《易筋经义》上的“净心抱冰雪”为梁清标所钤,当可定论。同时,这也为判定西谛本《易筋经义》的大致年代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佐证。   台湾图书馆藏述古堂钱遵王⑤抄本《易筋经》亦分上、下二卷,共45页,二十八则(比西谛本多出一则“用战”)。书页印有墨格,栏外镌有“述古堂钱遵王藏书”字样,每页10行,抄本最后书有“?]后人钞藏于述古堂”数字。抄本里除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之印外,另钤有印章四枚:一方曰“?狻趺赝妗保?一方曰“?狻跫?过”,另一方曰“风尘逸客”,此三印暂不明其用章主人;最后一印钤于末尾,文曰“于氏小谟觞馆”。“谟觞”一词出自托名五代后唐人冯贽的《记事珠》,其云:“嵩高山下有石室,名谟觞,内有仙书无数。昔之人方回读书于内,玉女进以饮食。”“小谟觞馆”清代有二,一为山东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