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东南拳形成及特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广东南拳形成及特点

试论广东南拳形成及特点   摘 要:南拳是自唐代逐步形成,盛行于明代,流行于长江以南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其以独特风格迥然于北派的拳术体系,在中华武术中独领一方,它与北派的拳术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武术套路体系。而广东是南拳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其特有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特点,形成了广东南拳独特的拳术技术风格特点。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着重就南派武术中广东南拳的形成以及特点,进行阐述,对研究广东武术文化有着代表性的意义,有利于南派武术(广东南拳)的更好推广与发展。   关键词:广东 南拳 特点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9―0051―03   1 前言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素有“南派擅手北派重腿”之说。南拳种类也较多,单以地域可划分为:广东南拳、广西南拳、福建南拳、浙江南拳、湖南南拳、湖北南拳、江西南拳、四川南拳等拳种[1]。而广东南拳由于其特有的地理、历史、文化影响,在传承过程中仍然保留着传统南拳的风貌,形成了以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和莫家拳五大派为代表,以众多如:虎鹤双形拳、蔡李佛拳、工字伏虎拳、十字拳、小梅花拳、虎鹤拳等拳种在广东地区遍地开花[2]。但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广东南拳也面临着危机,好多拳种面临着无传承人,失传的尴尬局面。因此,研究广东南拳的形成以及特点,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从而有利于广东南拳的更好发展。   2 广东南拳的形成   2.1 地理环境因素   任何拳种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生活劳作的地理环境,广东位于亚热带地区,南部临近海洋,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经济文化发展中心。而古代这块土壤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丛林茂密,瘴气弥漫,飞禽猛兽,加之海洋飓风影响,养成了古越人民的一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特别是古时长期以水上生产生活为经济来源的百越族,日常总是多在水中及船上生活,要想稳定身体,首先就需要降低身体重心,稳住底盘,以保持身体平衡,从而进行上肢的生产劳作。经常习惯赤身裸体,偏爱赤脚、赤胳膊等,还绣以纹身,现在广东南拳的演练赤膊露臂,演练服饰也绣以虎、豹、龙等纹饰,可能与之有关。反映在广东南拳的技术风格特点上则表现为落地生根,四平八稳,对腰马功夫要求很高,手型、手法和桥法灵活、多变,且要有一定的速度和力量。故而形成了南拳重视步法稳固,且腿法较少,即使用腿也多以低腿和暗腿,如电影里黄飞鸿所展示的绝技“无影脚”。   2.2 社会政治因素   广东由于地处偏远,远离古代的政治中心,加之交通不便,可谓“山高皇帝远”,因而常成为北方人民躲避战乱,封建王朝发配囚犯的场所,古时被称为“流放” “蛮夷”之地。古时南越之地社会经济落后,开发潜力大,历史上共有四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高潮:秦汉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和明末时期。除秦汉时期移民是因戍边需要而有组织地输入外,其余三次移民高潮均是因北方战乱而引起的[3]。南迁人口来源复杂,在居住上以家族和派别错乱的形式分布。官府管理鞭长莫及,匪盗丛生,占山为王,习武自卫成为人们保命、安家乐业所需。武术古时在这时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的手段,每次中原王朝改朝换代,都波及古越之国,匪民、遗臣被迫南移。部落、宗族之间常发生械斗,外来人口受强族欺压。因此,广东民间形成浓厚的习武习俗,武术成为解决民间纠纷的有力手段。这使得广东南拳技术风格也表现为拳势勇猛刚烈之气、气势胜气逼人。   2.3 社会文化因素   广东南拳多从临近地区传入,大抵自北而南,到了广东落地生根,受广东地理、气候、民俗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区别于传入时的拳术特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流派。梅县的刁家教从江西传来;岳家教从湖南传来;汕头的南枝拳、惠阳的莫家拳、广州的咏春拳从福建传来;丰顺的昆仑拳来自河南;广州的白眉拳和侠拳来自四川峨眉山;广州的孔门拳来自湖北。这些拳种传入广东,融入广东南拳流派,丰富了广东南拳的内容和特点,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南派风格[4]。中原移民和流放的达官贵人也为岭南带来了较为先进的中原汉族文化,但古越之国具有极强的排外色彩,特别是客家文化,至今仍保存着原有的面目。因此,广东南拳保留着较多的传统武术技术风格,即使在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下,好多地区也仍较多地保留了传统南拳的风格特色。另外,广东拳派之间的交流比试经常发生,如咏春拳的寻根问祖等。广东南拳始终秉承传统,在社会发展中也不断创新。   2.4 生物学因素   南北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得南北人形态之间也有了巨大区别。北方人个头高大,雄壮威武,严寒的气候一定程度上造成北方人筋强骨健,于是北派拳术便因之形成了以明显区别与南派拳术的特点,形成以气势雄劲、姿势舒展、身法多变的特点。“一寸长、一寸强”的查、华、炮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