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代言情散文忆语文内容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清代言情散文忆语文内容特征

试论清代言情散文忆语文内容特征   内容提要:以《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等为代表的“忆语”文是清代文人记录私人琐屑生活的回忆性文字,然其文体应归属于小说还是散文,学界仍颇有分歧。而文体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艺术表现和内容特征。本文认为“忆语”文在内容上具有纪实性、生活化、文人性、私密性等特点,当属于回忆性言情散文。   关键词:忆语文 内容特征 纪实性 生活化 文人性 私密性   中图分类号:120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1-82-86      “忆语”文是清代文人记录家庭生活的回忆性文字。这种以独特形式叙写琐屑生活经历、感情真挚缠绵的文字,清代以前似未曾见过,在桐城散文统治文坛的有清一代,形成了一种长达三百年之久的另类传统,折射出从明末清初到清末民初三百年间文学发展的一个侧影。本文力图对这种特殊文体的内容特征进行概括论证,以期更好的认识其文类归属问题。      一、“忆语”文内容的纪实性      “忆语”文是清代文人的回忆录,具有纪实性。这种记实性首先表现在它所记人事、时地的真实性上。《影梅庵忆语》中出现的人物皆实有其人,如方密之,是明末“四公子”之一,虞山宗伯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钱谦益。眉楼顾夫人顾媚、寒秀斋李夫人李宛君是明末的名妓。《影梅庵忆语》还描写了甲申之变时,兵匪劫盗横行乡里,冒襄不得已携全家逃难的内容。对照相关历史资料来看,《影梅庵忆语》对这段历史的反映还是很准确的。《香畹楼忆语》所记是清代著名诗人陈文述一家的人和事,陈氏一门风雕,人皆能文,我们可通过《清史列传》卷七十三中的记载来印证。关于陈小云夫人汪端,《清史列传》是这样记载的,“斐之?D汪氏名端,工诗,宗明高启,选《明三十家诗钞》初、二集,所著有《自然好学斋诗集》十卷”。《香畹楼忆语》中相关文字有“允庄方选明诗,复得不寐之疾。左灯右茗,夜手一编。每至晨鸡喔喔,犹未就枕”,所记与《清史列传》是吻合的。不仅如此,“忆语”文所记人事多有准确的时地,如《浮生六记》所记名胜古迹等都是真实的。如他所记苏州一带的沧浪亭,万年桥,吴门桥,虎丘,狮子林,香雪海,太湖,虞山剑门,华山,西山,天平山(高义园),浏河口,灵岩山,邓尉山及清奇古怪四松等,至今仍是苏州地区的名胜古迹。而且沈复所记与今天的实况又完全吻合,如苏州沧浪亭:“过石桥,一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嫩,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与今天的沧浪亭格局相符。再如《影梅庵忆语》中的一段描写“庚辰夏,留滞影园,欲过访姬。客从吴门来,知姬去西子湖,兼往游黄山白岳,遂不果行。辛巳早春,余省觐去衡岳,由浙路往,过半塘讯姬,则仍滞黄山”。如不是亲身经历,时间和路线断不能描述如此精确。我们和《红楼梦》的描写加以比较,《红楼梦》第一回中写到苏州阊门,是实有,但接下来的“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等又显然都出自曹雪芹的凭空虚构。这与“忆语”文的描写显然不同了。   “忆语”文的纪实性还表现“忆语”文的性质和写作动机上。“忆语”文多是用于悼亡的文字,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死者,而非传奇娱乐。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开篇就指责文人好名而虚构离合故事的恶习:“近好事家复假篆声诗,侈谈奇合,遂使西施、夷光、文君、洪度,人人阁中有之,此亦闺秀之奇冤,而啖名之恶习已”。他明确表明自己是为了寄托哀思,才追忆往事的,“余业为哀辞数千言哭之,格于声韵不尽悉,复约略纪其概”,不敢有半点美化修饰,“余年已四十,须眉如戟。十五年前,眉公先生谓余视锦半臂碧纱笼,一笑瞠若,岂至今复效轻薄于漫谱情艳,以欺地下?”可见这篇“忆语”文与《亡妾董小宛哀辞》一样,同是一篇悼亡文字,是一篇寄托哀思的回忆录。《香畹楼忆语》也是一篇悼念亡姬的回忆录,它曾和龚玉晨的《紫姬小传》、颐道居士《紫湘诔》、汪端《紫姬哀词》、管筠《紫姬哀词》、陈华鲰、陈丽?鄣摹蹲霞ОТ省返鹊客鑫淖旨?为一集,颐性老人为之题名为《湘烟小录》。这些小传、哀词应当是写实的悼亡文字,参以观之,《香畹楼忆语》描写的小云与紫姬爱情故事当为不假。沈秉钰在《香畹楼忆语题跋》中写到:“客读香畹楼忆语,或谓过情,或疑?u礼,余怃然有间日,此非深知朗玉之言”,并论述了《香畹楼忆语》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寄心琐语》也是作者痛哭爱妻之文:“幽灵未泯,或寓于斯!呵冻伸笺,杂纪其生前琐事,倘亦吾娟君之所愿言,墨耶?泪耶?君其见耶?”这些悼亡文字,与传统的哀词、诔文、小传一样,其写作目的是追念死者,寄托哀思,其文不应该有虚。   多数学者也都相信“忆语”文的写作题材具有纪实性。朱剑芒先生在《美化文学名著丛书》中曾根据《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香畹楼忆语》、《小螺庵病榻忆语》《秋灯琐忆》等文章作《美化文学名著年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