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世说新语刘注对所引文献作者处理.docVIP

试析世说新语刘注对所引文献作者处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世说新语刘注对所引文献作者处理

试析世说新语刘注对所引文献作者处理   提要:《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征引文献众多,其中有的标明原作者,有的未标作者。刘孝标在处理这些文献的作者问题上坚持的是区别性原则,这一原则是在整体观指导下进行并体现着整体观的,这表明刘孝标是以史家观点而注《世说》的。   关键词:《世说新语》 刘孝标      《世说新语》刘注的引书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问题。曾有一些学者做了刘注引书的调查,给出了引书书目以及或多或少的考证,如叶德辉、沈家本、马念祖以及《世说新语笺疏》后所附中华书局张忱石先生的引书索引。但研究者似乎都忽略了对刘孝标处理所引文献作者的方法进行深入考察。本文专门对此加以考察。      一、刘注对所引经部文献作者的处理      刘注引经部文献中的注释性文献计40次,其中只有4次引用不给出作者。此4次大概是刘注的失误之处:分别是《世说新语?言语》条60及《世说新语?简傲》条11刘注引《论语》注、《世说新语?文学》条14刘注引《春秋传》注、《世说新语?言语》条44刘注引《礼记》注。其余36次引用均给出作者:分别是《诗经》毛苌注(7次)、郑玄注(2次),《论语》孔安国注(6次)、包氏注(1次)、马融注(2次)、郑玄注(2次),《周礼》郑玄注(1次),《礼记》郑玄注(4次),《春秋传》杜预注(5次),《公羊传》何休注(1次),《易》王弼注(1次)、郑玄序(1次)、王虞注(1次),《尚书》孔安国注(2次)。这36次引用给出作者是有原因的:例如同是《论语》注,刘注提到的注者就有包成、马融、郑玄、孔安国等4人,如果刘孝标不分别给出作者,读者很可能就要误解。刘注所引经部文献中还有小学类文献,刘注所引小学类文献只有许慎《说文》(1次)和卫恒《四体书势》(1次),引时次次给出作者。除了上所言36次注释性文献和2次小学类文献给出作者外,刘注引其他经部文献均不给出作者,原因是这些文献不存在被读者误解的可能(上所言未给出作者的4次注释性文献除外)。      二、刘注对所引史部文献作者的处理      刘注引史部同名文献的原则是处处给出作者,偶尔有不给出者,概非刘孝标之本意。如引正史中的《后汉书》要给出作者是谢承、谢沈还是薛莹,《晋书》要给出作者是王隐、虞预、朱凤还是沈约;引《汉纪》要给出作者是张瑶还是袁宏,《晋纪》要给出作者是干宝、邓粲、徐广、曹嘉之、刘谦之还是刘璨;引载记中的《秦书》要给出作者是车频还是裴景仁;引杂传中的《高士传》要给出作者是嵇康还是皇甫谧,《孝子传》要给出作者是萧广济还是郑缉;引簿录中的《文章志》要给出作者是宋明帝还是挚虞等等。一般注释性的文献也是处处给出作者,如引《汉书》的应劭注、文颖注、韦昭注、苏林注、臣瓒注,徐广《晋纪》文颖注。其他史部类文献给出作者的是周祗《隆安记》(计引7次,均给出作者)、张资《凉州记》(计引2次,均给出作者)、丘渊之《文章录》(计引5次,均给出作者,其中1次作“文章叙”,《世说新语笺疏》后所附张忱石先生的引书索引认为“叙”字当为“录”字之伪,其说可取)、丘渊之《新集录》(计引1次)、环济的《吴纪》(计引5次,均给出作者)、孙盛《杂语》(计引两次,均出作者)、檀道鸾《续晋阳秋》(首见出作者,其余72处只1次给出了作者)、伏滔《大司马寮署名》(首见出作者,计引3次,后2次不出)、刘子政《列仙传》(计引5次,首见不出,在第二次方出之)、皇甫谧《帝王世纪》(首见不出,计引4次,在第二次引时出作者)、盛弘之《荆州记》(计引2次,其中首见出作者,第二次则不出)、荀绰《九州岛记》(刘注引《冀州记》4次,只有第2次不出作者;引《兖州记》3次,第一次出作者,后两次是在同一条《世说》中所引,先引出,后引不出)、徐广《历纪》(计引1次)、嵇绍《赵至叙》(计引1次)、远法师《庐山记》(计引1次)、顾恺之《晋文章记》(引1次)、梁祚《魏国统》(引1次)、刘向《别录》(计引1次)、严尤《三将叙》(计引1次)、杜笃《新书》(计引1次,见对刘注所引子部类文献贾谊《新书》的分析)。下面分别析之:   《世说》刘注引用周祗《隆安记》共7次,次次给出作者,其原因当是为了区别同名之书。《世说》刘注引书,出与不出作者,考虑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区别,这种区别包括刘注内部的区别,也包括外部的区别。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22于《太清记十卷》条下考曰:“《崇文总目》:梁王韶撰。起太清元年,尽六年。初,侯景破建邺,韶西奔江陵,士人多问城内事,韶不能人人为说,乃疏为一篇,问者即示之。元帝闻而取读,曰:‘昔王韶之为《隆安记》,言晋末之乱离,今亦可以为《太清记》矣。’韶因为之。然其议论皆谢之矣。又韶希帝旨撰述,多非实录。”。我们猜测,刘孝标注释《世说》,在引用周祗的《隆安记》之时,一定注意到了还有王韶《隆安记》的存在,为了区别之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