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谚语教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谚语教学

试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谚语教学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英语谚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大学英语谚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创造力和培养理解、概括能力。   【关键词】 英语教学;谚语;作用;方法       英语中有数以万计的谚语。谚语的主要特点是言简意赅,用日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在大学的英语教中,教师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英语谚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语言素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文通过分析英语谚语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大学英语谚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语感、使学会创造性运用、培养理解、概括能力。   一、英语谚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谚语内容精辟,寓意深刻,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英语谚语引入课堂,学习英语谚语对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   1、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教材的学习   俗话说:Where is interest there is memory (哪里有兴趣, 哪里就有记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谚语和课文的主题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在《新起点》第二册英语教材上,我们学到了课文《mothers gift》讲述了一位不善表达的母亲对女儿深沉的爱,我用了英语谚语“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深流)总结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讲述海伦#8226;凯勒的《Three days to see》 的时候,学生记住了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之人);此外,在学习一些枯燥、 困难的语法时, 也可以用英语谚语为载体,如在非谓语动词的教学中,我给出了以下的例子: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To choose time is save time (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约时间) ; It is goodfishing in troubled waters (浑水好摸鱼)。三个短句,包含了分词、不定式、动名词的用法,学生反复朗读,很快就能熟悉乃至脱口而出,首先从心理上解除了学生对学习较难的语法规则的畏惧和排斥;如果教师坚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精彩的英语谚语让学生习得,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英语写作都会大有裨益。   2、谚语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训练语音语调   英语谚语节奏感强,韵律和谐,是训练学生语音语调的最好载体,如:在练习双元音[ai]时,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out of sight, out of mind,All thingsthrive at thrice;琅琅上口,比单纯枯燥的反复读单词要生动得多。英语谚语常用反复、押韵、重复等修辞手法,一个音节往往会在句子中反复出现,读来抑扬顿挫,趣味性强,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在教师的有意识引导下,反复摹仿、朗读,就会事半功倍地掌握正确的发音,让舌头变得更灵活。   如: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谁笑到最后, 谁笑得最好)   Don’t trouble troubles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 (不要自找麻烦)   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3、加强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谚语形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是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透过英语谚语,学生可以了解英语言国家的宗教历史、风土人情、文化典故;从而增强学生跨语言文化交际的能力。例如,在英语谚语中,有不少和罗马(Rome)相关的谚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Rome was not built in aay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熟悉历史的话,我们就能知道,从公元43年开始,罗马人用了3年时间才征服不列颠群岛;随着军事占领的巩固,罗马的文化与风俗习惯也逐渐融入不列颠,社会生活也随之出现“罗马化”的倾向,拉丁语在不列颠岛迅速传播,罗马人占领不列颠长达400年之久,漫长的四个多世纪足以形成一个不列颠拉丁文化的复合体,这在今天的英语谚语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古罗马文化的印记。再如谚语:The mountain labors and bring forth a ridiculous mouse.(雷声大,雨点小)。此谚语就来自伊索寓言里的名篇《大山在分娩》(The mountain is in labors):大山隆隆响,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急着看大山会生出什么,但经过漫长的等待后,仅仅从山里跑出一只老鼠。此谚语讽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