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代记注官侍立问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宋代记注官侍立问题

试论宋代记注官侍立问题   [摘要]记注官即负责修撰的起居注的官员,宋代记注官的侍立与起居注密切相关,因为这是记注官原本的职责所在。但当起居注的重要性日渐下降后,记注官职能的转变则与侍立问题密切相关。从记注官兼谏职,到记注官兼经筵官,直至记注官可以不修起居注,这一转变的过程都是围绕记注官侍立问题展开的。这一转变的原因及其发生方式都与宋代皇权政治密切相关。   [关键词]记注官,侍立,直前奏事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4-0025-05      记注官即负责修撰的起居注的官员,在宋初为“同修起居注”,元丰官制改革后为起居郎、起居舍人,淳熙十五年(1188)后则为“侍立修注官”。记注官的职责应当是记录天子的言行举止,编修起居注,对应的是古书中“左、右史”的职责,是以宋代“左、右史”也成为记注官的代称之一。起居注之名在汉武帝时就已出现,“然则汉时起居注似在宫中,为女史之职”。记注官必须侍立在皇帝左右,才能记录下皇帝的言行,而侍立的时间、地点是记注官履行职责的关键所在,起居注的史料价值也多由此决定。前辈学者对于宋代起居注多有研究,但主要将其置于修史制度的范畴之内进行考察,关注点在于起居注的内容本身。正如南宋徐敦立所言:“左右史虽二员,然轮日侍立,榻前之语既远不可闻,所赖者臣僚所申,而又多务省事;凡经上殿,止称别无所得圣语,则可得而记录者,百司关报而已。”由此可见,宋代起居注编写的依据主要是“百司关报”,也许正因为如此,前辈学者对记注官的侍立问题多未深究。传统时代,皇帝是国家政治决策的中心,与皇帝的接触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官员对于国家政治决策的参与程度。经常侍立在皇帝身侧的记注官的政治生活地位,显然不只体现在编写起居注这一本职工作上,因此记注官的侍立问题也应当放在政治制度运作的大背景下来考察。      一、记注官侍立地点之变化      记注官之设本意是要记录皇帝的言行,因此记注官的侍立场合与皇帝的活动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宋朝皇帝通常在五更(凌晨4点左右)起床,早晨六点到八点在前殿视朝,之后回内廷更衣用膳,接下来上午会在后殿视朝,下午则可能读书、练习弓箭,或者举行“经筵”,晚上则会召集值班的翰林学士等进行“翰苑夜对”。需要指出的是,前殿视朝并不一定每天举行,除休沐日外,也可能采取逢双日视朝。这里的前殿在北宋一般指垂拱殿。有时也会指紫宸殿,后殿则指崇政殿或延和殿。除此之外,每年元旦、冬至、五月朔则会举行大朝会。地点在大庆殿。   宋初虽然承前代设有起居院,但未修起居注,未有专职记注官,到淳化五年(994)。太宗应张?刂?请徙起居院于禁中,命起居舍人、史馆修撰梁周翰掌起居郎事,秘书丞、直昭文馆李宗谔掌起居舍人事,侍立的地点在崇政殿,也就是说记注官只有后殿视朝才要侍立,关于前殿视朝,“乞今后应有崇德殿(即紫宸殿)、长春殿(即垂拱殿)每皇帝宣谕之言,侍臣论列之事,依旧中书编为时政记”,不需记入起居注,因而也不需要记注官侍立。   此后,掌修起居注者通称“同修起居注”,仁宗、英宗《两朝国史志》则对记注官有如下记载:“起居院修起居注二人,古者左、右史之职也。今起居郎、舍人不治本省事,以三馆秘阁校理以上充。天子御正殿,记注官不侍左右,惟朝会对立于香案前,常日则更番递直于崇政、延和二殿,行幸则从上出入,皆所以书言动、备记录,以授史官。”段记载将修起居注官的侍立分为四种情况:天子御正殿不侍立,朝会时对立于香案前,常日轮值于崇政、延和二殿,行幸则随皇帝出入。   先来看朝会时记注官侍立的具体位置。据宋祁所记:“会天子排正仗,吏供洞案者设于前殿两螭首间,案上设燎炉。修注官夹案立。”这一记载基本可以肯定修注官朝会时位置在香案前,同时还提示我们设香案是在立仗的朝会中,宋代“殿庭之仪,则有黄麾大仗、黄麾半仗、黄麾角仗、黄麾细仗。凡正旦、冬至及五月一日大朝会,大庆、册、受贺、受朝,则设大仗;月朔视朝,则设半仗;外国使来,则设角仗,发册授宝,则设细仗”。实际上前殿视朝一般是不设仗的,所以至少在神宗之前,前殿视朝记注官是不侍立的。以此言之,南宋时胡铨和王十朋依据欧阳修奏请“自今前后殿上殿臣僚退,合少留殿门,俟修注出,面录圣语”得出“国朝旧制前后殿皆侍立”的结论恐怕存在疑问。而且熙宁二年张琥上言也说:“修起居之职,古之左史右史也。本以记录人主言动,今唯后殿侍立,无所与闻。”也未言前殿侍立之事。   记注官在后殿侍立的具体位置,按照《宋史?崔遵度传》的记载,大中祥符时任修注官的崔遵度所立地点是“殿墀上”,即在殿内。程大昌引王容季《叙事》:“国朝驾坐,则修起居注立于御座后。庆历中,欧阳修以谏官修注,始立上前,北面以视上。罔门用故事谕之使退,修曰:‘起居注,非殿中只候人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