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潘天寿指画艺术特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潘天寿指画艺术特色

试论潘天寿指画艺术特色   摘 要:潘天寿作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的指画艺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融入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及技巧。文章主要是针对潘天寿各时期指画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且列举这几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对这一时期的艺术特色进行更好地诠释。首先从指画的含义入手,简单介绍它的起源流传与发展,其次切入到主题各时期指画的艺术特色,最后是潘天寿的指画对后世画家的影响。   关键词:潘天寿;指画;艺术特色;发展   一、指画的起源与发展   指画,顾名思义,就是用指头作画。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特殊画法,即以画家的手指代替传统绘画工具中的毛笔蘸墨作画,别有一种特殊趣味和技巧。   指画最早起源于唐朝,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喂用秃豪,或以手摸绢素。因问?b,?b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宏于是搁笔”。后清方熏所《山静居论画》记述:“画起于张?b,张?b作画或用退笔绢素。”[1]但是,自唐代到清代的数千年过程中,不但找不到古代名画家中的指头画的遗迹,也不见和指头画有关的评论,甚至连张?b的作品也无法考察,直到清初康熙年间高其佩大量指画作品的问世,才有了指画的端倪。因此,高其佩也被誉为指画的鼻祖,并且在清中期画坛逐渐形成以高氏为中心的“指头画派”。而潘天寿则是在继承和发展高其佩的传统指画技艺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开创了指画的先河,钱松?窃?70年代,也把指画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二、潘天寿指画的艺术特色分析   (一)潘天寿指画的发展   潘天寿自幼开始临习《芥子园画谱》,凭借天生的聪慧和领悟能力,无师自通地步入了中国画艺术的门径。他在少年时期便在民间学习过指头画,这是他从事指画创作的种子。1922年所创作的《古木寒鸦图》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潘天寿指画作品。尽管算不上什么精彩作品,但是作品的构图奇崛、意境苍凉,用笔上,点线的运用已经初露潘氏的端倪,具备了自家的??形。1923到1927年间,在上海美专任课期间,受吴昌硕“吴门画派”的影响,所作的画略有吴家式样,十分蓬勃大气。《垂杨戏马图轴》就应经具备大家之气,构图精美巧妙,在用笔用墨上?m赶不上高其佩的简单古拙、深厚浑穆,但毕竟此阶段的潘天寿艺术构局尚在孕育之中。1928年到1938年间,他开始开拓视野,上下求索;花鸟学八大、李复堂、李方膺,山水学石涛等人,以学术的态度进行研究、实践,开创典型的潘画风格。他的艺术成熟期自40年代以后开始,特别是以1948年为亮点。自此以后,他把笔画与指画创作交相辉映,各具千秋,又同一机?担?攀上了自我艺术水平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段时期的指画凝重老辣的趣味又引起他的重视,创作出一大批指画精品。如作品《烟雨蛙声图卷》《磐石墨鸡图卷》《松鹰图轴》《濠梁观鱼图轴》《旧友晤谈图轴》等,这些都是在这一年间诞生的作品。而这其中的三幅指画人物作品尤为难得,亦为画家后来之少见题材。1949年之后,他的指画作品中愈来愈多,进入第二个艺术创作高峰期,《江南春雨图卷》《小憩图轴》等为此期之得力之作。《江州夜泊图》为潘天寿1953年完成的作品,是他指画成熟期的较早得力之作。1960年至1966年间,是潘天寿人生事业最辉煌的阶段,也是其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就指头画而言,也是丰收时期,大量的花鸟、山水的传世巨作,精品皆出于此阶段,如《微风燕子斜》《梅兰夜色》《会心四远图》《抱雏图》《秋荷》《欲雪》等。   潘天寿的指画在演变过程中不断锤炼个人风格,登峰造极,最终享誉海内外。   (二)潘天寿的笔墨技法   作画应当心手相应,“要使墨如使指,使指如使意,则意趣磅礴,元气淋漓矣”。用指头作画不像用笔作画,可以控制墨的干湿、浓淡,用指头作画时要先把墨的浓淡调配好,盛在小杯子里用手指蘸用,故墨色易平。这种“平”在笔画中可以克服,但潘天寿反而发挥了这种“平”。他说:“泼墨要在平中求不平,不平中求大平。”“大平”二字道出了他对指画用墨特点的撷取与对画面整体效果的全力追求。[2]例如《晴霞图轴》中三片荷叶的用墨处理,焦、浓、淡三色对比明豁强烈,避免因追求局部变化而产生的“花”“乱”的弊病,而显现把握大体关系的过人胆识。   潘天寿的指画主要是以点和线为主要表现手法,而这一表现手法主要是靠其手指的运用。大幅的画可以全部用指头来表现,而小幅的则需要点和线的相互结合,不能光靠指头来完成,还需要指尖的配合,所以一般指画都会需要指甲指肉并用,这样刚柔并济,画出来的画才有感觉,不会那么死板。因为指头不能蓄水,所以长线全部是由短线接成,我们看到画面中的线条会断断续续,似段非段,似续非续,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或粗或细,如锥画沙,如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