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类试题鉴赏策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形象类试题鉴赏策略

诗歌形象类试题鉴赏策略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等。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成为意象,诗人通过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意境。   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把握诗歌形象的特点,并通过意象的品味来领悟诗歌的意境,以便更准确地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鉴赏景物形象      1.把握形象特点。   景物形象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理解诗歌形象的特点,要注意以下两点:   (1)意象的色彩(明艳、清丽、素雅、黑冷等)。从意象的色彩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如《声声慢》中的“冷冷清清/淡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全是“冷色”,给人凄清、悲苦、孤零零的感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2)意象组合的特点。意象的组合方式:动静组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虚实组合――“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未”;点面组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对比结合――“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名词组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      2.规范答题思路。   [设问方式]   鉴赏意境类: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鉴赏意象类: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描摹图景类:分析这首诗的画面美;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景象的。   概括作用类: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规范思路]   鉴赏意象类: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概括形象特点+揭示作者情感。   描摹图景类:考虑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画面色彩、动态与静态等四方面。   概括作用类:考虑对全诗基调的铺垫、对全诗气氛的渲染、景和情的关系等三方面。   [常用术语]   景物形象特点的常用术语有: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凉、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全国卷Ⅱ)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进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疆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解析]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归纳综合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气氛的意图。   [参考答案]晚秋、秋风、汉关、冷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关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疆局势的紧张。         鉴赏人物形象      1.把握形象特点。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和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理解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的描写及侧面、环境的烘托渲染,概括出人物的特点,要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1)抒情主人公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如李白豪放洒脱的形象,杜甫忧国忧民的形象,陶渊明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等。对人“象”的把握,要注意其性格、思想感情及态度。   阅读下面古诗,概括下面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解析]语言:“念”“悠悠”;神态:“独”“怆然而涕下”;环境:北方原野,一片苍茫广阔。   [参考答案]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或寄托自己的理想。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胡逸老致虚庵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箴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