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趣味化情境创设在物理教学中应用
趣味化情境创设在物理教学中应用
摘 要 为什么我们不能一边学知识一边玩?因为找不到方法。只要教师有心设计,“玩”是可以融入课堂的,哪怕是高中的物理课堂,一样可以玩得开心,学得有劲。本文作者尝试着在不同的课型中将玩与学习有机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趣味化 情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Entertaining Situation Creation in Physics Teaching
SHAO Hangjun
(Hangzhou Xiaoshan No.2 High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1251)
Abstract Why can not we learn while play? Because no methods. As long as teachers determined to design, play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lassroom, even in high school physics class, and they can have fun, learn, dynamic. The authors try to type in a different class will combine play and learning, and achieved some results.
Key words entertaining; situation; creation
1 新授课中趣味化情境的创设
??? 新授课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主要环节,掌握的好差关键在第一次接受上,因此上好一节新授课是施教过程的关键。每一节新课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他们充满着好奇与期待,同时也会有一些害怕。如何让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创设趣味化情境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案例1《波的形成和传播》
常规授课中老师通过抖动长绸和绳子演示横波,如果没有弄清其设计思想,不能把握实验的关键,即使拉着绳子摆动半天,也不会形成明显的波。其实要想把此实验做成功,选择什么样的绳子、如何悬挂、怎样摆动是很有讲究的,这是其一。其二,绳波的演示转瞬即逝,学生没有办法去仔细分析体会质点的振动和波动的规律,用微机进行flash动画演示可以分步分析,弥补了这一不足,但电脑制作出来的东西学生总觉得不是实际的,不贴近生活,比较抽象。
在演示实验结合微机模拟演示分析波动规律后,可以让学生上台来表演。
学生活动:人浪表演,10名同学开始排成一排,男女间隔,身高最好相近(如图1所示)。
图1
模拟横波: 初始状态:较紧密排列,半蹲。动作:一向上;二还原;三下蹲;四还原。每个同学比前一个同学慢一拍。动作适当慢。
如图2,结合人浪表演,在教师引导下再次让学生对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进行理解。
在学生的合作和参与中,体会了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振动的各个质点并不随波前进。这样不仅增加了情趣,而且使学生觉得波动理论就在自己身边,不再会对看似深奥的物理规律产生畏惧感,从而更加愉快地学习到物理知识。
图2
应该说,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中巧妙的创设一些趣味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演示实验课中趣味化情境的创设
物理是实验的科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有些演示实验演示难度大,现象一般,可能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灵活处理,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设计情境,让学生沉浸在实验的震撼中,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解决一些问题。
图3
人教版3-1课本上图1.1-1(即本文图3)静电感应的演示实验对仪器和天气的要求非常高,实验现象很不明显,甚至非常容易失败,所以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演示,学生观察,对学生来讲参与度一般,特别是靠后排学生,很难看清实验现象,往往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2 《电荷守恒定律》情境创设片段
教师:我们用身边常见的材料可以自制简易验电器。
教师活动:展示自制简易验电器。
学生活动:伸长脖子看(窃窃私语,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个居家旅行必备的自制简易验电器?
学生:集体大声回答:想!(对制作简易验电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教师活动:好!老师今天教你们亲自动手来做一个。介绍简易验电器的制作过程。
图4
制作材料:一次性透明塑料杯一只、铜丝一根(25cm左右)、硬纸片一张(能盖住杯口大小)、锡箔纸一张、泡沫板一块、钉子一枚
制作方法:(1)用钉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