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io8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io8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

《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 教 学 设 计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课,是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 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从改革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高度出发,我在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中创意设计了《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设计该课教学,旨在:⑴以学生已基本掌握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课的知识结构为依托,变换视角,引导学生重组知识结构;同时,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将一般的分析、综合方法,同具体的历史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发展和形成历史学科的分析综合能力;⑵创设更为典型、复杂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评价辩证能力和创新能力。专家指出“评价辩证能力是指以评价者为历史的主人,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和要求,选择合理的客观标准,对历史上的人、事、物或史学上的有关问题或矛盾作出公正的价值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索方案或建议的能力。”(聂幼犁:《中学历史教育论》第91页)⑶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具体教学实践的探索进行概括和提炼,初步归纳为“创设情境,导学探究,发展潜能”教学模式。该课是这一模式的具体运用。 以下是这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 一、日本的战略目标及策略方针的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解析有关问题。 材料1.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东方会议宣言书》。首相田中义一根据会议决议写了《田中奏折》,该奏折明确表达:“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再“以支那之富源作为征服印度及南洋各岛以及中、小亚细亚及欧罗巴之用。”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2.(日本)今井武夫《支那事变的回想》:“在中国事变的开头,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原以为一个回合就可以使中国军订立城下之盟,这种想法如白日梦一样消逝了。”负责国事的领导人“为了早日结束事变,不惜任何努力都决心加以尝试也是理所当然的。” ——汪熙《求索集》 材料3. (地图略) (以上述材料为依据,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下列A型、B型、C型三类不同层次能力要求的问题) ㈠A型题 1、根据材料1、3,概括指出日本对外侵略的战略目标? 引导学生得出: 第一期,征服满蒙;第二期,征服中国,第三期;征服世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2所说的“白日梦”是什么?日本的“白日梦”是何时破灭的? ⑴“白日梦”即指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⑵淞沪会战后,日本的“白日梦”破灭。 3、日本“白日梦”破灭后,对其侵华政策又作了哪些调整?这些政策调整的结果又怎样呢? (该问作为预习思考题,其设计目的有二:一是为顺利解决B型题,即课堂讨论题作准备,故课堂上不作具体解答,只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引入B型题的解决;二是,引导学生将该问与B型题对比,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同一历史问题可通过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而产生许多变式,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㈡B型题:(课堂讨论题) 日本外交官重光葵在战后的回忆里,谈及中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的处境时说,如“在泥潭中越陷越深。”请问“在泥潭中越陷越深”的本质内涵是什么?日本为从“泥潭”中脱身,在策略方式针上曾进行过哪些重大调整?这些调整成功了吗?为什么?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下列结论: ⑴在泥潭中越陷越深指的是,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束中国战事的战略破产,战略持久态势形成。 ⑵日本的策略调整有:诱降、诱和策略;南进策略,即发动太平洋战争。 ⑶这些策略均以失败而告终。 ⑷诱降、诱和策略失败的原因:①从日本方面说:A、诱和是日本发现自己处于持久战的不利态势,力图从“泥潭”中脱身的一种策略。B、战争中和谈,必须具备足够的军事威慑力,但自攻占广州、武汉后,日本侵略军军力分散,战线过长,已力不从心。②从中国方面来说:A、地理条件:地域辽阔,回旋余地大。B、中华民族:高昂的民族抗日意识。C、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坚持统一战线,是强大的反妥协力量。D、国际上:国际支持多(美国、苏联等)。E、蒋介石:不敢也不愿做民族的罪人。自始至终蒋介石在与日本谈判中没敢做出有损民族利益的事。③从世界反法西斯形势来看:欧洲战争爆发、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国际形势更是朝着越来越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南进策略失败的原因:①太平洋战争并没有瓦解中国抗战,相反,更促进了中国抗战阵营内外各方面的紧密团结。国共两党在抗战中始终都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从日本国力来讲,太平洋战争把欧洲战争与亚洲战争、大陆战争与太平洋战争联在一起。这是一个远远超过日本国力的一种战争行为,日本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取得闪电式的胜利,但这只不过是“泡沫胜利”,因为它后继乏力。③从地缘战略来讲,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愿想与德国一起将美国放在两洋夹击之中,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却把自己放在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