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分析农民工历史由来和当代现状.doc

透视分析农民工历史由来和当代现状.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透视分析农民工历史由来和当代现状

透视分析农民工历史由来和当代现状   摘 要: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也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一个词语。农民工这个词不是农民和工人的组合,此“工”字不带人字,但也不是省略,蕴含着农民兼业的意思,是打工、打短工、临时工的意思。目前,中国农民工数量达二亿左右,远远打破世界记录的巨大流动就业人群。因此,透视与分析“农民工”的历史由来和当代现状,有利于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 历史由来 当代现状   1.农民工的历史由来   “民”,古语通“盲”,字源上就是“奴”的一种称呼。我们不是故意咬文嚼字,而是农民工中之“民”字,正好符合了其字源本意。   一边是“农”,面临着破产的境地,一边是“工”,承受着双重剥削。农民工成为当今中国最为苦难深重的阶层之一,也是数量最为庞大的劳动阶级。农民到城市打工就业,“就”的是城市工、商资本之业,工商业资本乘农民破产之际,雇佣这些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而其产品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廉价地卖给发达国家消费,因此,农民工承受着民族资本和国际资本的双重奴役,而这两种资本是不会想着给农民工增加工资的,从全球范围来看,增长工资的空间也不大。   人类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逐步摆脱奴役的过程,历史进步的标志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而真正的发展标志是劳动者获得生产资料。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个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一步步融合的过程。一是“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使广大雇农获得了生产资料,劳动者欢欣鼓舞。   二是合作社,由于广大雇农的极度贫困(而不是生产发展的自然联合),获得的生产资料不能与劳动有机结合,因此,只能走合作社(不是化)道路,可以说合作社之路拯救了新中国向劳动者分配生产资料的成果,使得这一历史的进步得以继续前行。   这一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合作也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中国经济社会得以突飞突进的发展…但是,这一成果由于不是生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是国家力量扶持起来的,因此,参与的农民并没有形成民主的、合作共事的习惯和条例,加上随之而来的国家困难,对合作社的征粮派款,使合作社几乎完全行政化了、集权化了、官僚化了,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虚置化了,农民的民主权力也被压制,农民又重新陷入了被奴役的境地。三是家庭承包制,把农民虚置了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又重新还给了农民,因此带来了农村的一片生机。但是,合作制时期的大型农机具失去了效用,小农业生产所需的小型农机具得以普遍的推广。生产责任制促进了劳动积极性的提高,这是一个大的进步,但同时也造成了大型生产工具的弃置和劳动合作效用的丢失, 也造成了小型农机具重构的巨大浪费。四是最近出现了新的农村合作社。之所以说“新”,一是新近出现的情况;二是与旧的、与解放初期国家权力组织的合作社大不相同,是农户为着降低生产费用、提高劳动效率而自愿走向的联合,其中有合作的约定,有退出的自由,有民主的权力,完全不同于被集聚了的生产资料所奴役的旧合作社,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更有效结合的形式。但是,这种合作制形式,其效益十分有限,原因有三:一是人均耕地太少,即使合起来人均也还是少; 二是国家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双规制,形成了全方位的工农产品收益“剪刀差”,抵消了合作社所可能提高效率带来的收益,因此,这种合作要想大范围发展开来,必须调整政策,加以引导,减少农民,达到农业生产的最优。   2.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深层原因及潜藏危机   农民抛家离舍,丢下妻儿老小,背井离乡,走向陌生的城市,走进被歧视的环境,是什么驱动力使他们如此执著和义无反顾?十八亿亩耕地,十亿农民,除军队屯垦和国营大农场用地,人均耕地一亩半,以目前的种植技术,亩均产量最高可达800斤,一亩半地产粮1200斤,按现行市场价格可卖1200元,两季种粮的毛收入约2400元。而投入方面,一亩半地的投入,除去劳动投入,仅种子、化肥、农药、浇地、犁地、除草、收割等等费用,加在一起就应在800元以上。如果除去人均450斤的口粮,如此算下来,种粮人均纯收入在1000至1200元。   农村的多种经营,像养殖、林果、蔬菜、药材、烟叶等高效农业,只是少数人的经营,而且集约经营才有效益,但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的农村致富典型,只是这些少数农民或农业资本家,并没有把镜头对着绝大多数种粮食的一般农民。大多数农民的农业纯收入一年也就1000至1200元。那么穿衣吃饭、娶妻生子、孩子上学、瞻养老人、人情往来、翻盖房子等等就只能靠这千把块钱了,就现在这样的物价水平,怎么能够活的下去?但是,各级统计局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大都在3000元至4000元,甚至更高,那是把农民进城打工的收入算进去了,也把农村富户、农业资本家的收入也平均进去了的。农民单纯的种粮收入就这么多,入不敷出。农民在粮食生产上的收入,仅够维持粮食生产的再生产,但不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