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宋时期皇室趣味对壁画及建筑彩画发展影响
辽宋时期皇室趣味对壁画及建筑彩画发展影响
摘 要: 辽宋时期皇室崇尚绘画,促进了绘画的发展,使中国绘画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本文通过对辽宋时期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辽宋时期皇室及画院的画家参与并绘制的壁画和彩画提供了佐证,对于建筑彩画的绘制方式有了重新认识。
关键词: 辽宋时期 壁画 建筑彩画
辽宋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相比前代有更多作为统治阶级的政治人物参与到绘画中,这其中包括了统治最高层的皇帝。宋朝的皇帝大多数都有较高的素养,又雅好绘画,促使院体画的繁荣①,其中包括优秀的院体画家赵佶,“徽宗性嗜画,作花鸟山石人物入妙品,做墨花墨石间有入神品”②;辽代的皇帝对中原文化仰慕,接受了高度的汉化教育,对绘画不但喜好,而且自身也是丹青妙手,这也是辽代绘画得以兴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包括:让国皇帝、东丹王耶律倍又名李赞华(899?D936),《宣和画谱》记载北宋御府藏李赞华画十五幅,他“善画本国人物,如《射猎》、《猎雪骑》、《千鹿图》,皆入宋秘府”;辽圣宗也是晓音律,好绘画③;辽兴宗则是一位擅长动物画的画家,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宗真善画鹿,尝以所画鹅来献,上(宋仁宗)作飞白书答之”;辽道宗皇帝“上性自然。生知不学。瞻形绘像。调律修乐”④;另外还包括两位女画家懿德皇后和秦晋国妃。据记载澶渊之盟后的和平时期北宋与辽朝之间以书画互相交流,有时以皇帝的作品相赠,成为一段佳话。《图画见闻志》卷六记载:“其主(兴宗)以五幅缣画《千角鹿图》为献,旁题年月日御画。上命张图于太清楼下,召近臣以观……藏于天章阁。据张鹏推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丹枫呦鹿图》、《秋林群鹿图》就是其中两张⑤。并且以御容像(皇帝的画像)相交流,以笃兄弟之情,虽然有争议,但足可展示两国间的良好关系。
皇室的好恶影响了时代的审美和发展,使画家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宋朝产生了画学⑥,“诸生试艺……为进身之阶”⑦,翰林图画院得到了良好发展,为取悦皇帝和愉悦自我,绘画在文人士大夫中间较之唐代更流行,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米友仁等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出现,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虽然在辽史上没有关于画院的记载,在史料中我们不难发现辽朝也有与画院相近的设置,陈清泉认为“(辽代)南面官的绘画机构包含职业画家和工匠两个部分”⑧。同时也产生了大批的有官职并见于记载的专职画家。画院画家有一定的地位和物质待遇,可以穿四品(绯色)和五品(紫色)的官服,徽宗时还可以配悬鱼,领取俸禄,还可以观摩宫廷收藏的名画⑨。
北宋前期,有相当一部分画院画家参与了绘制壁画的工作,见于记载的有⑩:
太祖时期:王霭,画昭报寺定力院《宋太祖御容图》、《梁祖像》。开宝寺文殊殿下《天王图》。
赵光辅,画开国龙兴寺有浴室院内《地狱变相图》。
赵元长,画东太一宫《贵神图》、《王齐翰应运图》、《罗汉图》。
太宗时期:高文进,大相国寺后门东西两壁《五台峨眉文殊普贤变相》、后门西壁神、大殿后北方天王,太一宫、寿宁院壁画,开宝塔下《功德图》。
高文进、王道真合画,作品不祥。
高益,在大相国寺行廊画有《阿育王变相》、《炽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戏》。
高怀节与文同(不见于画院画家记载)合画,作品不祥。
真宗时期:龙章,画玉清昭应宫。
荀信,画会灵观凝祥池御座殿《青龙吐雾图》。
仁宗时期:易元吉,画孝严殿。
神宗时期:崔白,在大相国寺东壁画有《炽盛光》、《十一曜》、《坐神像》、西壁佛像,所画“圆光透彻、笔势欲动”。
徽宗时期(1101―1125年):朱宗翼,画慕夫人宅堂影壁《神州图》。
北宋时期参与道释画创作的并见于记载的画师多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如燕文贵,曾任两县的主簿;石恪,曾在相国寺壁画,后授以画院之职,不受而还蜀;武宗元(?―1050)出身于书香门第,官至虞部员外郎。“祥符初营玉清昭应宫,召募天下名流图殿庑壁……宗元为之冠,故名誉益重”{11}。也有一些民间画师见于记载。从以上记载不难看出,参与在建筑中进行绘画的画院画家在逐渐减少。至仁宗、神宗时期画院画家各一人参与了道释画的绘制;到了徽宗时期,见于记载的画院画家达二十六人,画壁画的画家只有一个人,而且是“画慕夫人宅堂影壁《神州图》”,不属于道释画的范围。至徽宗后,就再无画院画家绘制壁画的记录,可见,画院画家已逐渐淡出了壁画领域。
宋代画家地位的提升和皇室的审美倾向导致了卷轴画的空前发展,使文人画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宋代帝王对道教崇奉、扶植,在宋真宗和徽宗时期形成了两次崇道的高峰,上文提到真宗建玉清昭应宫,招募两千人进行筛选;徽宗建长生宫、玉清神霄宫、上清宝篆宫等,道教所崇尚的思想为“质朴之美”,就艺术风格而言,正在由唐代的华丽雍容向宋代的典雅质朴改变,文人士大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