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教治国观及其当代启示
道教治国观及其当代启示
摘 要:道教主张以“道”作为治国行政的总根据,通过“生化之道”和“教化之道”,阐述了“法道行政”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依循“道”的特性提出了“清静”的行政原则。道教认为,应该以“清静之政”为治理模式,去化解社会矛盾,从而达到社会井然有序的行政目标。道教对行政之道、行政原则、行政目标、行政方式的探索,蕴含了治国化人应该树立的敬畏精神;道教主张治国行政应该体察民情、关心百姓、顺应社会运行的内在规律、提高行政者素养,这些主张可以成为当代社会治理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道教;治国;清静;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8)01-0114-05
以往的学术界,不少学者常常认为儒家是入世的,而道家是出世的。沿着这种思路看东汉以来的道教,往往就会因为道教继承先秦老庄道家思想而简单地认为道教也是出世的。其实,如果深入研读《道德经》以及汉代流行的《太平经》等制度道教的一系列经典文献,就会形成完全不同的认知。
道教作为一种社会实体与文化现象,本身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道教根据《道德经》“长生久视”,追求长生不老的生命境界;另一方面,道教又主张“欲修仙道,先修人道”,积极入世,以实现人间社会的太平安康为理想。故而道教对治国行政的相关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形成了相应的治国观念。有鉴于此,本文拟从行政之道、行政原则、行政目标、行政方式等方面对道教的治国观念进行探讨。
一、法道行政、清静为用:道教的行政之道与行政原则
道教以道?樽罡咝叛觯?其全部的活动都是围绕“道”展开的。在道教经典的语境中,“道”是宇宙天地间万物的本源和根据。比如唐代高道吴筠就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①基于“道”的此等地位,落实到社会政治领域时,“道”就被当作治国行政的总根据。如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所说:“道大、天大、地大、王大者,道之统三才也……三才相法,明王当法天行道。”②这里所言“用道”“法天行道”就是将“道”作为君王治国的“行政之道”亦即治国总根据之意。
概而言之,道教分别以“生化之道”与“教化之道”来论说“道”作为治国行政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所谓“生化之道”,即“道”生天生地、化育万物,是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万物非道无以生成,以其生物,故为天下之母。然道之生成于物,有形有类,皆从道生。”③道教还借助其“元?拧彼刀浴吧?化之道”的衍生模式进行阐释:“天地未分,混沌一?拧R?懦湟纾?分为二仪……天地既位,阴阳?沤唬?于是裸虫、鳞虫、毛虫、羽虫、甲虫生焉。人者,裸虫也,与夫鳞毛羽虫俱焉,同生天地,交?哦?已,无所异也。”④依照这一衍生模式,天地之间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之属,都是由“道”化生的。作为统治者的君王自然也是“道生万物”的结果,但其地位与其他生命之属不同,是作为“万灵之首”而存在:“王之正也,总二气之柄,居万灵之首,顺阴阳之序,法天地之宜,仰观俯察,顺考古道,清以则天,静以应地,故清静其化,无为其心,而齐于三大也。”⑤在道门中人心目中,“万灵之首”的君王之所以能与道、天、地“三大”并齐而成为“域中四大”,正是因为君王自然地把“道”作为治国行政总根据的结果。由此观之,通过“道生万物”的模式主张君王应“顺考古道”,这就把“生化之道”作为申说“法道行政”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生化之道”衍生宇宙万物的过程完全是自然而然的,并没有“道”主观任意作为加之其上。正如杜光庭所言:“道能生物,不恃为有,而物禀道之功,道亦不矜其力。”⑥这也就强调了“生化之道”的衍生过程有其内在的、本然的规律。故而,道教依循“生化之道”而设立治国行政的总根据,实际上是试图从宇宙整体的宏大视域特别是尊重规律的角度去看待治国行政的问题。正如李约瑟指出的:“提倡天道自然的哲学家,可以说衷心地感到要入世必先出世,欲治理人类社会,必先超越人类社会,而对自然宇宙有一高深的认识和了解,否则即使有儒家救世的热诚,也是枉然。”⑦
如果说“生化之道”是侧重于强调“道”生天生地、化育万物,以其本源性和至上性地位来论说君王应该“法道行政”的话,那么“教化之道”则是侧重于根据“道”的至上性和主宰地位而强调必须尊道畏道亦即对“道”怀有敬畏精神,并强化“道”的特性对于人事的指导意义。道教在治国行政上特别强调统治者要尊道畏道。这自然与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下统治者的独尊地位有关。如《老子想尔注》就提出“天子乘人之权,尤当畏天尊道”⑧。实际上,道教“法道行政”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道”的至上性、主宰性的地位而强化对“道”的敬畏精神。道教也认为,此等敬畏并非源于外部的强迫与勉强,而是发自于内心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3706∕T 70-2020 斑海豹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技术规范.pdf VIP
- 47[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 2025年职业健康检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试题.docx VIP
- 公务员申论考试辅导讲座.ppt VIP
-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x VIP
- 大众接总线can线装车指南.pdf VIP
- 2025年全国Ⅰ卷读后续写真题(亲情与谅解)课件+-2026届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轮复习专项.pptx
- 2024-6湖南新高考物理答题卡 word版可以编辑.pdf
- 合同主体变三方协议.doc VIP
- 《轴对称图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