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锤炼言语是提高语言品质重要方式
锤炼言语是提高语言品质重要方式
世界上最瑰丽的景象莫过于文学,打造这种景象的瑰丽就需借助文字力量。当然笔者认为语言并非一切,但它的确是一部文学作品最直接的魅力所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所运用的语言鲜活而富有个性风格,就会使文章大放异彩。如何提升语言的品质?笔者特别注重作文教学中语言的锤炼,以此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学生作文语言通常存在下列问题:或粗糙单调,味同嚼蜡;或枯槁平直,措辞普通;或低级幼稚,止增笑耳;或繁冗拖沓,苍白无力;或晦涩难懂,跳跃性太大;亦或语言花哨,玩世不恭。
笔者认为文字的魅力首先表现在美的文辞,要求写人记事写景写物形象丰满;其次表现在思想的力度,要求抒情议论意蕴丰厚。但凡优美的文章,都是笔者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那景,那人,那事。去感受山川自然,去感受城市乡村,去感受人情世故,去感受不同的思想、灵魂和人生 。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找到准确恰当的语言来描述对象,叙述才能变得传神灵动。这说到底还是斟酌字词、锤炼语言的问题。学生们首先是民族的语言规范者,其次是开拓者。要在习得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语言,以及由语言建构审美的世界。下面谈几点认识:
一、一“偷”一“借”,活色生香
古人云: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 前人留下的文学精粹就是仿的模本。 要鼓励学生善于“拿来”,袭古而弥新,沿浊而更新。
例如学生在习作《宜园随想》中这样描写宜园荷塘:那是一个荷花塘。层层的叶子之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粉色的荷花,有袅婷地开着的,有害羞地打着骨朵儿的;他们像一个个小姑娘,躲在绿色摇篮中,羞涩地望着人们。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显然搬来了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经典语句。偷其“字”,更要偷其“意”、偷其“气”,后两者是模仿中的创新。
重新修改为:红绿相间,层层叠叠,清秀脱俗,与流水古桥相映衬,美妙而优雅。微风吹拂,送来缕缕清香,循着那小园香径往前走,便能看到一个荷塘,月色溶溶,皓月当空,空中星光烂漫,水中清辉粼粼,柄柄莲荷,倚栏摇摆,香远益清。所谓“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样的“借魂”使得文本活色添香。
二、一“锤”一“炼”,妙笔生花
清代沈德潜在《诗说??语》中说道:“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意指看似平实朴素通俗的言语背后却有着言近旨远、言简义丰、言浅意深的神奇。那么言语到底如何锤炼,才能有“奇、险、新、色”的魅力呢?
首先,言辞要能蕴含情趣画面。
无趣无味无画面的文辞只能是那激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一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那窈窕的青荇,那油油的绿意,在碧澄的康河柔波里摇曳着,招引着。一个拟人手笔的“招摇”,横生了情趣,铺展了画面。再如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中“等到他不用牵也能走的的时候,他却珍惜起那两条腿儿,不愿多走,时常要抱。”“当别的孩子哭的时候,他才想起来哭,哭声嘹亮,并无伤感”,几个词完美诠释了一个5岁孩子的天性,童真与童趣。
其次,言辞要能潜藏情感潮流。
文字是传递人情感的载体,常言道“境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
譬如一个学生这样描述雨天:“豆大的雨滴从天砸下,砸在车上、路上、房顶上,砸在一切裸露在空气里的东西上……我撑一把白色的伞,在雨中穿梭,在城市的繁华中我是那么渺小,连我自己也觉得那么孤单,偶尔抬头看看却总被雨滴砸个正中,一个接一个。”这些语句词语都没有用错,但显得没有力量。虽然最初使用这些词语的人可能是匠心独运,但现在它们作为描述性语言已是陈词滥调了,又如何能够表现好雨天的独特氛围和人物置身雨天独特的感受?
譬如另一个学生这样描写她的奶奶:“可她却几十年如一日地种着家里的田,管着她的家,看着这乡下的一切,不愿去城里享享清福。望着她低头的身影,我心中最柔软的一块被触动了。一步一步,是她在田中移动的脚步;一下一下,是她拔杂草的节奏;一片一片,是她精心呵护的庄稼。她的头上已冒出丝丝汗珠,在强烈的阳光下闪着光。我却是再也忍不住,快步上前,细细地帮她擦着汗。”那“一步一步”,那“一下一下”,那“一片一片”的背后涌动的是对奶奶的敬意、爱戴、心疼与不舍。这份情真挚、深沉、浓烈。
再如又一学生结尾处这样抒写:“觉得满心的伤感。惊鸿一瞥间,我看到隐藏在虬枝间那唯一还透着绿衣的叶,我顿悟了:不是秋季的绿绿的太含蓄,而是我爱得太肤浅。”因含蓄而肤浅,这种对比式的词语让作者也让读者心动怦然。
由此可见,没有经过推敲、拿来即用的方便词汇,只会将文章的美感大大削弱。没有情到真处的柔肠百转,没有情到深处的流连忘返,没有情到浓处的肝肠寸断,这样的文章是一马平川的坦途,只会让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