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单孔8号尿管引流腰穿注入生理盐水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0例临床体会.docVIP

钻单孔8号尿管引流腰穿注入生理盐水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0例临床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钻单孔8号尿管引流腰穿注入生理盐水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0例临床体会

钻单孔8号尿管引流腰穿注入生理盐水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0例临床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效治疗方法减少复发,降低复发率。方法:回顾2005-2010年我科收治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予以钻单孔,8号尿管引流,腰穿注入20毫升生理盐水,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4.0日一静点进行治疗。结果:随访一年,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钻单孔,8号尿管引流,腰穿注入20毫升生理盐水,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4.0日一静点。降低了复发率,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尿管;腰穿;奥拉西坦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112-01   慢性硬膜下血肿主要发生中老年人群,本病头伤轻微,起病隐袭,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从受伤到发病时间,一般在1个月。目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已基本一致,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应施行手术治疗,而且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钻孔引流,疗效堪称满意,但仍有少数患者采用该方法不能治愈或治愈后复发,回顾我科2005—2010年我科收治的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单孔,8号尿管引流,腰穿注入20毫升生理盐水,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4.0日一静点进行治疗,降低了复发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0例患者,其中男性85例,女性35例,年龄50岁到80岁,平均65岁,其中年龄大于75岁,18例。有明确外伤史60例,头痛,恶心,呕吐颅高压症状为主的96例,肢体不同程度偏瘫19例,记忆和智能障碍5例。全组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均一密度,等密度的90例,高低混杂密度30例,做头颅核磁36例,双侧血肿9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取血肿最厚处为切口,长约3厘米,切至帽状腱膜,头皮夹止血,分开肌层,剥离骨膜,自动钻钻孔至硬脑膜,电凝止血,十字切开硬膜,陈旧性积血多喷涌而出,要缓慢减压,轻柔置入8号尿管应尽量达到血肿前部区域以利术中术后排气,且长度不能超过血肿腔半径,调整引流管的方向缓慢冲洗务必将局部絮状的凝血块及含大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液体冲出至澄清为止,固定引流管另行头皮引出,逐层缝合头皮,引流管接无菌引流袋。行腰3-4间隙穿刺,刺入蛛网膜下腔后置入腰穿包里的引流管,注入20毫升生理盐水.固定腰穿引流管,术后每天注入一次,每次注入20毫升生理盐水,连续3天,以后根据脑组织的膨胀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注入生理盐水,一般三到五天拔管。术后要头低脚高位,卧向患侧,并适当补充低渗液体。   1.3 术后处理 应用奥拉西坦注射液4.0日一静点,连续两周。改善了患者记忆和智能障碍。每三天切口换药一次,术后六天拆线。切口甲级愈合。   2 结果 手术时间半小时至一小时。术后症状逐渐改善,无并发症。经CT检查脑组织膨胀满意,术后随访一年,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目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意见已基本一致,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应施行手术治疗。一项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初始治疗方案选择的调查研究发现,92%的医生倾向于钻孔引流术[1]。疗效堪称满意,现存的问题是术后血肿复发率仍有5-26.5%[2-5]。   3.1 适应症的选择:除血肿包膜较厚血肿机化者不适用,应行骨瓣开颅术外,只要有颅高压症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适用。   3.2 钻孔问题: 传统的治疗方法以钻双孔一前一后,前部在额部钻孔,位置高些,易于排气,后部在顶部钻孔,位置低些,易于引流血性液体,这种做法创伤大,多钻一孔,浪费了手术时间,使患者恢复慢,且增加了患者痛苦,使颅内积气增加,有致张力性气颅的危险。而笔者采用钻弹孔,少钻一孔,少一切口,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缩短了20分钟,减轻了患者痛苦,使大量颅内积气减少了99%。且钻孔位置应根据CT选择在血肿最厚处,这样再切开硬脑膜时不容易损伤脑组织,因打开硬膜是较厚的血肿。钻孔后用咬骨钳扩大骨孔使呈带一定角度的斜坡这样有利于引流管的顺利置入而不至于损伤脑组织。   3.3 引流管问题:使用较硬的橡胶引流管引流.临床效果创伤大,有刺破蛛网膜致脑脊液漏,损伤脑组织,甚至并发新鲜出血致颅内血肿的危险。笔者选用8号氟氏尿管作为引流管,因其柔韧适度,既不会被压扁致引流不畅,也不会太硬而刺破蛛网膜产生大量引流液,及造成硬膜下积液。引流管一定要从帽状腱膜下潜行一段距离另行皮肤切口引出,这样避免了从原切口引出,可减少切口不愈合及切口感染的机率。   3.4 置管的方向问题,以往置管方向往顶结节后方置管,致颅内积气较多,笔者认为   3.5 置管的长度问题,置管过长,有刺破蛛网膜损伤脑组织的可能,增加了副损伤,置管过短,血肿引流不彻底,易残留血肿。笔者体会置管的长度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