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生群体高校诚信教育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docVIP

面向学生群体高校诚信教育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面向学生群体高校诚信教育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

面向学生群体高校诚信教育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   摘要: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群体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高校诚信教育体系尚待完善等问题,探索了面向学生群体的高校信用教育体系构建对策。研究了高校学生群体信用缺失的一些新的表象及其影响因素,利用DEMATEL量化分析工具,研究了诸多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高校诚信教育体系的建设策略。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of lack of college credit, and the problem of college credit system has not been built very well, the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llege credit and the constructing program are studied. Firstly, the new phenomenon and effect factors of the credit lack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put forward. Then, the DEMATEL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is adopted to denote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lex factor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developed to solve the problem.   关键词: 高校;学生群体;诚信教育;DEMATEL   Key words: college;student group;credit education;DEMATEL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011-05   0 引言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够健全,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类诚信问题不容小觑。高校是社会的重要一员,且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学生在既得利益诱惑和部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出现了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的扭曲现象,一些浮夸、虚假的学风得以抬头蔓延,不仅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长此以往还影响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高校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是一个重要问题。理论研究方面,文献[1]较为系统研究了高校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文献[2]阐述了学生信用评级制度构建,文献[3][4]研究了对大学生贷款问题的政府对策,文献[5]阐述了如何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文献[6]研究了如何让诚信契合于现代社会主义转型的形势,文献[7]通过高校现状实例分析阐述应当加强诚信教育和管理机制,文献[8]提出了“政府-学校-银行-学生”的信贷体系构建策略。大学生是高校各项行为活动的“主要扮演者”,现有研究来看,面向学生群体的高校信用体系研究得到了关注,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取得了进展,但大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尚缺乏基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手段,高校诚信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够细致和全面。对此,基于DEMATEL分析方法,对学生群体的失信行为产生和价值取向进行了量化分析,并从诚信意识、诚信教育、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提出了高校诚信教育建设对策。   1 高校学生群体的诚信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 高校学生群体的诚信问题新表现形式   1.1.1 学业努力程度不够,责任意识甚为淡薄。大学既是一些同学努力进取、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最佳场所,但同时也有一些同学放任自己,在学习上努力程度不够。大学生的主要责任是学习,提升自我的能力,将来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随意旷课,作业抄袭,不思进取,补考重修,甚至难以毕业等问题在一些大学生群体中屡次出现。“为家长学”、“为老师学”和“为同学学”的被动式学习,以及网瘾、游戏瘾和手机瘾等,使得不少学生难以自拔。对学业的疏忽,在很大程度上可归为对自身、对家庭和对社会不负责任,实质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意识。由失信造成的大面积学生学业失败,加大了社会发展的成本,也埋下了若干隐患,如2013年3月份报道的山东大学退学风波,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担忧。   1.1.2 学风呈现浮躁苗头,急功近利之风抬头。大学理应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学术殿堂,大学生理应是一批在这殿堂中努力进取,不断求索的有志青年。但是,当今大学校园里却存在一些不正之风,某种程度上在玷污了大学的纯洁性。在选课上,一些内容简单、容易得到高分的课程被学生看好,而一些严格要求、有适当深度、专业之重要选修课程则被束之高阁;在学习过程中,埋头苦干、“悬梁刺股”的同学已经甚少,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变多了;为了获得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