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以杰青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例.PDF
情报学报 2018 年8 月 第37 卷 第8 期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Aug. 2018, 37(8): 782-795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18.08.005
基于DID 模型的科技政策创新能力资助效应实证
研究—— 以杰青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例
1,2 1 3 4 5
田人合 ,张志强 ,王 非 ,窦 超 ,崔静静
(1.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成都 610041 ;2.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54 ;
3.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 100872 ;4.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 100190 ;
5. 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呼和浩特 010051 )
摘 要 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我国 RD 经费投入持续增加,科研论文成果增加显著,但是原始创新成果的产出是否取得显著增长引
起广泛质疑。实证研究以 1994—2013 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以杰青科学家发表顶
级期刊论文产出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析已有的针对杰青基金的研究后,提出“环境-动机-行为”分析框架及理
论假设,采用DID 模型克服样本选择偏误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分析杰青基金对科学家创新能力的资助效应,验
证理论假设并基于“环境-动机-行为”分析框架解释可能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杰青基金对 1994—2008 年杰青基
金资助效应显著的年份达到9 年,显著比例达到60% ,资助效应显著且为正的共8 年,这 8 年杰青基金资助的科
学家相比没有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每年可以多发表 0.151~0.698 篇顶级期刊论文,相对同时期科学家论
文产出科学家可以多发表 1.094~3.378 篇顶级期刊论文。资助效应最大的是2002 年杰青基金,杰青基金资助效应
从2006 年开始下降,2007 年、2008 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不显著。科技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时,可以通过该方法构
建对照组,实现因果效应推断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 数据科学;DID 模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政策评价
Scientific Policy Funding Effects on Scientists’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DID Model: The Example of the Distinguished Young
Scientists’ Project Winners in Earth Science
1,2 1 3 4 5
Tian Renhe , Zhang Zhiqiang , Wang Fei , Dou Chao and Cui Jingjing
(1. Chengdu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54; 3. School of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4. Institutes of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5. School of Management, Inner Mongoli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