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修复措施.docVIP

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修复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修复措施

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修复措施   摘 要:近年来,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已成为了煤矿后期治理的重点,国内外学者对塌陷区的修复治理技术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文以淮南大通湿地为例,探讨了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修复措施,为今后相似条件下塌陷区的修复治理提供指导依据。   关键词:采煤塌陷;生态环境;生态修复;大通湿地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063-02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淮南市区东部,舜耕山北麓,淮河南岸,总面积350km2,总人口18万人(2007年末),共有17个社区、51个行政村。由于受淮南舜耕山掩断层挤压作用,该区内地层发生了倒转,区内有可采煤层14层,可采平均厚度约23.6m,总资源储量3 195万t,煤种以肥气煤为主,含油量20%,发热量在20 920~29 288kJ/kg。采煤过程对耕地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大通地区煤已开采完,形成了废弃的矸石山和大片的塌陷区域。   2 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破坏土地生态系统 地下煤层的长期开采造成地面发生塌陷,塌陷水域面积不断增加,塌陷区周围的建筑物等发生变形或破坏;而在山区,采煤塌陷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淮南矿区土地塌陷后造成地表大面积积水,耕地面积还在逐年减少[1-4]。   2.2 加剧人地矛盾 采煤塌陷使土地的自然属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地貌形态、土壤肥力、水文、小气候等自然生态要素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5],加之塌陷面积的不断增加,使可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就淮南市矿区而言,2010年全市的塌陷面积为10 901.9hm2,预计到2020年全市的塌陷面积将达到17 240.7hm2,塌陷区占全市面积从2010年的5.14%到2020年的8.13%[6]。在煤炭开采区,农村劳动力基数大、文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民依靠农田生活,采煤塌陷的结果是使可耕地的面积减少,从而加剧了矿区人多地少的矛盾。   2.3 造成环境污染 煤矸石和粉煤灰中含的苯并(a)芘、重金属、硫化物、TSP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长期堆积在地表会对空气、土壤、水体等带来严重污染[7-8],从而使塌陷区周围的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塌陷区大面积积水形成塌陷水域,水质因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受到了污染。就淮南矿区来讲,从水质分级上来看,大通矿和谢二矿塌陷区水域属于Ⅴ类水质标准,潘三塌陷区水域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大通塌陷区水域污染状况属于轻度污染,而潘三塌陷区和谢二矿南大塘已达到中度污染[9]。   2.4 引起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 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塌陷面积不断增大,搬迁的村庄和人数会越来越多,搬迁的社会问题也更加复杂。煤炭开采引起问题很多,如征地、拆迁等问题,这些问题使企业和农民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10年淮南全市因塌陷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0 402.4万元[6],这些都会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宁因素。   3 塌陷区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3.1 非填充修复措施 采煤塌陷区非填充修复措施是根据不同的煤层开采对应不同的修复方法[10]。   3.1.1 建立排水系统法 对薄煤层的开采,由于周边地势高,会造成季节性积水,可以建立排水系统,把排水系统纳入到矿区的整体排水系统中,从而减少了对农作物的影响。   3.1.2 就地平整法 对起伏不平的塌陷区,可以采用平整法,使塌陷区域与周边区域标高一致,利于植物的生长。   3.1.3 加以修正利用法 塌陷积水的面积和深度一方面受季节影响,另一方面受雨水多少的影响,从而形成中潜水位的永久积水和季节性积水的塌陷区,很难种植作物和淡水养殖[1]。这种塌陷区域可以将塌陷区盆地底部挖成池塘以便蓄水养鱼,将周围坡地改造成围绕塌陷盆地的宽条带水平梯田。对于大面积积水或积水很深的沉陷地,根据沉陷地现状直接进行利用,如网箱养鱼、养鸭等。这类复垦技术已在淮北、淮南、徐州等矿区推广。   3.2 填充修复措施   3.2.1 填充法 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材料填充采煤沉陷地进行复垦,缺点在于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3.2.2 集中整治法 塌陷水域的面积和深度与采煤地下开采量多少有关,那些塌陷深度高、积水面积大的塌陷区与周围水塘等水域连接在一起,可以用于农民养鱼。   3.2.3 复垦建筑法 由于建筑用地的要求与耕地的要求不同,将复垦后的土地用于建筑用地。   3.2.4 矿山固体废弃物堆的绿化技术 矿区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为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对于废弃堆的治理有两个难题,一是废弃堆的整理,要根据废弃堆的特点进行整顿;二是用于绿化植被的选择,根据当地的自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