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教学实践
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教学实践
【摘要】本文探讨了将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实例。通过将自主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们直接了解身边的科学成果和科学研究过程,增加感性材料,化解了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 自主科研成果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57-02
生命科学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带头学科之一,生物技术也取得巨大进展,基因的分离、扩增、重组以及体细胞的克隆技术都已实现,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已经被探明。快速繁殖脱毒、组织培养、胚胎移植、胚胎切割和单克隆抗体等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将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它的迅速发展必将引发传统医药、食品、农业等行业的革命,从而产生一大批与之相关的支柱产业。与生物技术产业息息相关的医药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生命科学教学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合理配置和应用教学资源,是建立创新型大学,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生命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科学思维能力,我们将我校生物学重点学科、广西大学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自主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课堂中,增加感性材料,化解教学难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程度相当、分量适度且能与教学内容有机衔接的学科前沿知识和当代世界上科技新成就,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接触最新知识;是当今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讨论了生物信息学、酶工程等课程的建设,并将我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和在酶工程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应用于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效果。
1 广西大学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简介
广西大学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9月被批准进行重点建设。实验室始终把原始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定位于微生物和植物遗传工程的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借鉴和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强调多学科协作和学科交叉,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原始创新研究。广西有丰富的微生物遗传资源,鉴定和克隆微生物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尤其是发掘、鉴定和克隆具有特殊用途微生物的功能基因、对植物产生严重危害的微生物的功能基因,对阐明某些生命现象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微生物基因,并对重要功能基因进行改造和利用,是本重点实验室的基本研究内容。利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生物与寄主植物互作系统来发现、分离和克隆农作物抗病虫功能基因、构建抗病虫作物新种质,也是实验室的重要目标。2003年以来,实验室教师主持科研项目75项,其中主持国家级(包括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47项。近5年来发表论文340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高密度培养生产高活力?-乙酰乳酸脱羧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12项。产生了多项生物高科技科研成果,其中7项已产业化,获得了较大经济效益。在科学研究方面,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具有较强优势,科研实力较强,科研成果在区内外处于先进水平。
1.1 主要理论成果包括
(1)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国家人类基因组南北中心一起完成了我国第一例植物病原细菌-野油菜黄单胞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基因功能注释,研究论文发表在《Genome Research》杂志上。
(2)建立起野油菜黄单胞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平台,一系列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PNAS》、《Nucleic Acids Research》、《Genome Biology》、《Journal of Bacteriology》、《Mol.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等主流专业杂志上。
(3)建立了病毒-宿主系统生物学研究体系;
(4)建立了蛋白质分子模拟研究室,一系列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Journal of Computer Biology》、《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Chemistry》、《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等主流专业杂志上。
1.2 主要应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