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代官印对当代黑龙江篆刻创作体系影响
金代官印对当代黑龙江篆刻创作体系影响
【内容摘要】黑龙江篆刻创作体系在形成和发展方面多受本土金代官印的影响,在篆刻的形式、技法、制作形式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其中特点较突出有道教印系列、龙江大写意系列、工稳印系列、鸟虫篆系列等。文章就黑龙江篆刻特点进行梳理,总结黑龙江篆刻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形式。
【关键词】金代官印 龙江篆刻 创作体系
印章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书法艺术一样,由实用性逐渐转变为艺术性。印章种类有古玺、秦汉印、唐宋印、元押印、圆朱文印、明清流派印等。黑龙江省迄今发现和见于著录的大多为古玺印,多见于战国以后,其中又以金官印数量最多,因此黑龙江省古玺印的理论研究重点集中在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学术界对黑龙江省发现的金代官印有一些著述。
学术论文主要有景爱的《金代官印综述》,任万平《金代官印制度述论》,林秀贞《黑龙江出土的金代官印》《金代官印的分期》《从出土官印看金朝的疆界》,包长华《佳木斯地区近年发现的金代官印考释》,伊葆力《金代官印考证》,刘婉《东北地区金代以前古玺印综考》等,这些论文从历史学和考古学视角对金代官印进行了研究,主要对其分期、制造、使用情况、管理制度及疆域划分等问题提出了见解,比较系统和全面,但对于金代官印各时期的风格特点尚未涉及。此外,《黑龙江古代官印集》《吉林大学藏古玺印选》《金代官印集》《金源印符辑存》,这些大型印谱图录的出版,展示了黑龙江省所藏古玺印的概况,并对黑龙江省出土的金代官印从分期、管理制度、风格特点、历史制度等方面做了梳理和分析,但对于金代官印的影响尚鲜有系统的论著,特别是对黑龙江篆刻创作的形成及民族特色问题的研究更显单薄。
近年来,黑龙江省从书法篆刻边缘省份,一跃成为篆刻大省,黑龙江省篆刻团体在印坛被称为“黑旋风现象”“龙江现象”。然而,篆刻理论著述并没有同创作现象一并出现,这无形中制约了黑龙江省篆刻创作的发展和进步。
金代古官印对黑龙江省篆刻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对研究黑龙江篆刻创作风格的形成及民族特色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黑龙江地区在进入战国后,虽然文化礼俗已经趋同于中原,但是毕竟处于边郡之地,篆刻艺术创作也不及中原兴盛。随着地方史研究的深入和考古成果的不断增加,有关黑龙江地区古代官印的研究论著日渐增多,加之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大繁荣,黑龙江省书法篆刻艺术得到大发展,并成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社会上零散的创作个体得以整合,从而使这一重要研究领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一、道教印系列
改革开放初期,黑龙江省有邢衍、曲江、吴郎、王兆卿、高润生、杨茂国为代表的印人,他们为黑龙江的篆刻起到了开蒙的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又涌现出许多备受关注的篆刻家及优秀篆刻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葛冰华。葛冰华开创的道教印系列在印坛上引起轩然大波,他是龙江篆刻的开拓者,同时也奠定了龙江篆刻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地位。
道教文化与哲学一直以来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中,虽历经数千年时殊世移的变迁,人们依然能从中发现新的内容为时代服务。无论是《老子》的玄奥雄浑,还是《庄子》的汪洋瑰奇,道教思想始终在诠释着“道法自然”的人文关怀以及淡泊名利的处世哲学。在艺术家的美学视觉中,“道”升华为另一番意象和境界。古代大画家宗炳曾说:“道非云水而云水观道”。他有时甚至对着自己挂在墙上的山水画而指琴,“欲令众山皆响”。可见,“道”是一种生命的意义和天人合一精神的化身。
道教中的阴与阳看似相互对立的两面,实则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就像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一样,虽然只有淡淡的几笔,看似至简却实则至繁,静中寓动,小中见大,其作品的本身即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这就是“道”的意义。作为道教文化的浓缩,道教印具有丰富的文献价值、美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它始创于东汉而兴盛于唐宋,其后竟日渐衰微,以至于成为一门绝学了。葛冰华不辞辛苦,对道教印挖掘和研究十余年,颇有建树,使沉寂千年的道教印起死回生,填补了一项历史空白。他不但在创作上成绩卓著,尤为可贵的是,他将道教的美学思想及其对道教印的感悟融会贯通后,理性地施之于书法篆刻的教学中,创出了一条教学的新路子。
二、龙江大写意系列
写意的艺术属于文人雅玩,讲究情趣,讲求精神寄托。国家画院杨晓阳院长提倡“大写意”,我们说“写意篆刻”也是有意强调篆刻艺术的写意精神,这正好也是针对当前篆刻领域里面的一种缺失。写意篆刻强调个人的表现,比如,字的篆法是否合乎规范,在表现自我的同时如何符合传统规范?一些人认为写意就是简单,不需要合乎规范,这是一种误导。实际上,真正优秀的写意是很有讲究的,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也不行。写意的标准往往比工整的、工稳的更高、更难,就是看“度”如何能把握到恰到好处。以仲伟迅为代表的印人,是当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