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关注高校大学生特发性传染病防治
浅谈关注高校大学生特发性传染病防治
摘要:目的 关注高校大学生集中学习与生活特点,加强特发性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记录1例大学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从发病初的误诊到明确诊治的全过程。结果 发病的症状与体征不典型,诊断过程曲折,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通过大学生IM诊治,分析大学生生活状况,关注特发性传染病的防治。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大学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随着家庭居住环境与国民营养状况的改善,国家强化预防保健与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城市中传统高发的传染性疾病已少有发生,烈性传染病则更少,既往在儿童或青少年期易患的传染病有延龄或成年化的特点。特别在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地,学生来于各地,生长环境不同,机体免疫力不一,同时集中到集体居住的环境,学习与生活密集接触,使近年来传染性疾病在高校呈现出现单发与特发。笔者收治的1例大学生传染性病例就呈现出这一特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18岁,大一学生,以间断性发热1 w之主诉入院。发病初期除发热症状外,有流涕,头痛,咽痛,便稀等症状,在我院门诊及外院一家三级医院就医,检查扁桃体大并红肿,化验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偏高,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给予抗生素注射效果不明显而收住院。平素在学校生活,否认有在公共场所活动及传染病接触史。入院观察患者体温呈不规则热型,下午升高,间断性波动,最高38.4℃。查体一般情况尚可,非热病面容。全身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右侧耳前、双侧颈前、锁骨上、腋窝、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可移动,仅右侧耳前、右侧腋窝淋巴结可触痛。咽红,双侧扁桃体充血,水肿明显。心率70次/min,心律齐,心音稍弱,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附加音。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1.2化验与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27.3×109/L,淋巴细胞比例70.0%,中性细胞比例26.3%;肝功 ALT 378 IU/L,AST 248 IU/L;血沉:6 mm/h;淋巴结超声: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腹膜后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腹部超声:脾略大。住院后分析有传染性疾病或血液病可能,查凝血系列及出血热抗体阴性;EB病毒:EBV-EAIgG 阳性、EBV-CAIgM 阳性;骨髓穿刺检查阴性。
1.3诊断标准 ①临床症状有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等;②血象示淋巴细胞增多(50%)、异型淋巴细胞增多(10%);③血清学检查:EBV抗衣壳抗原抗体IgM(抗VCA-IgM)阳性[1]。诊断:成人(大学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
1.4方法 隔离,更昔洛韦抗病毒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
2结果
该病例经隔离治疗后痊愈,未发现并发症,特别是肝衰竭死亡事件。经对同寝室居住及同班同学观察,未发现新发病例。
3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osfectious mononucleis,IM)是儿童时期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目前,有学者认为 IM已成为儿童期常见的传染病之一[3]。90%成人在儿童期曾有无症状感染,40岁以上群体中仅约有10%对EBV易感。近年来报道在成人中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2],但在国内高校大学生中发生的病例报道较少。
IM是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EBV属疱疹病毒科,γ疱疹病毒亚科,其与全球约1%肿瘤发病有关。隐性感染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其唾液腺及唾液中,可持续或间断地排毒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EBV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口咽分泌物经密切接触传染[4]。EBV感染咽部淋巴组织后,首先感染B淋巴细胞及淋巴系统,侵入血循环而致病毒血症,进一步累及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IM的发病在儿童期多为隐性或轻型感染,15岁感染者常呈典型发作,是成人IM 临床症状较重的原因。另外,有报道 IM在大学生中的发病率较高,在美国每年有约12%的上大学年龄的年轻人对EBV敏感,其中,约有50%的大学生发展成急性IM,按国外学者的说法可称之为大学生病[5]。由于成人病例相对少见,临床症状与体征呈多样性和不典型性,且易累及多脏器出现严重并发症,同时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扁桃体炎等症状类似,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首诊误诊率高,有报道首诊误诊率为60.7%[6]。本病例首诊拟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并发现全身分布的淋巴结肿大,脾大,拟有血液病或IM可能,之后骨髓像阴性,因EBV-EAIgG 与EBV-CAIgM 阳性而确诊。急性IM如转为慢性活动性EBV 感染(chronic active EBV infection,CA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验动物学(462页PPT课件).pptx VIP
- Unit 5 Let’s go Hit it big课件 2025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
- 高教版中职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第七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pdf VIP
- CJJT 291-201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勘察标准.docx VIP
-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整理.docx VIP
- 康士廉CS400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车辆运营服务方案.docx VIP
- 《消费心理学》全套完整版教学课件(共217页PPT).pptx
- ANSI ESD S20.20-2021(完整中文版本).docx VIP
- 钢筋承包合同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