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曾荫权领导及管理艺术研究.docVIP

香港特首曾荫权领导及管理艺术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特首曾荫权领导及管理艺术研究

香港特首曾荫权领导及管理艺术研究   摘要:关于曾荫权这样一个性格特点鲜明的港产领导人,从药品推销员到香港最高领导人,我们可以看到小人物到大人物的政治奋斗历程。其果敢坚决、高效干练的行事风格,火爆脾气性格,中间派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和越演越烈刚愎自用的用人态度,都使其从政以来鲜花和鸡蛋不断。为此,研究曾荫权的从政经历,对提高行政人员的领导和管理艺术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管理 领导艺术 危机      1 曾荫权的领导能力艺术   1.1 个人魅力   曾荫权自幼家境贫寒,而在其中学就读的学校云集了很多富家子弟,贫富差距往往带给穷孩子很大心理压力,身材矮小、成绩平平、家境贫寒的曾荫权尝尽遭受冷落、羞辱的滋味,可也正是在此逆境中的磨练使他养成受挫后不服输的性格。   而在官场从开始就不被大家看好的他却由始至终,都表现出能忍人之所不能忍,高人一等的EQ。他也可以如“小强”般,虽然不被人看得起,但仍能放下身段,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从而成就伟大的事业,堪称个人奋斗成功的典范。   1.2 领导艺术   管理是一个领导者,领导班子或机构最具体的工作体现,能够称得上艺术的管理是运筹帷幄、进退自如、技艺娴熟。   戏剧舞台上曾有过这样一副对联:“三五人千军万马,六七步四海九州”说的是戏剧表演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引伸到管理上则有其更深刻的意义。如果三五人你能使其发挥千军万马的作用,这不但反映出你的能力,更反映出你的管理水平。反之,给你千军万马,你也会看作是管理三五人的小事,这则是举重若轻的境界。   就在2010年8月发生的香港旅客在菲律宾遭到劫持事件发生后,曾荫权作为香港政府首长,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港人旅客的生命安全,后更以发表一封《香港家书》来表达对港人的关爱和对事件的关切之情。仅仅“一封家书”,把香港人都看成一家人,港人无不受到极大的感动和鼓舞而团结一心。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曾荫权高明的治理艺术,真正能达到“三五人千军万马”领导艺术的高度。   2 曾荫权的危机管理能力及评价   2.1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   曾荫权非常重视危机处理,每逢突发事件,他都“分外上心”,并要从不同危机中汲取经验。曾荫权认为,危机,即有危有机:“每一次要做的时候,不单要克服危险的因素,更要找出机会,能够加以利用”。   1997年泰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相继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到香港。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炒家大量抛售港元,致使香港股市大跌。从1997年8月开始,恒生指数在一年中狂跌一万点,时任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对此忧心忡忡。   而就在香港回归一年之际,曾荫权也迎来了他政治生涯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决斗,展示了其性格直率、作风硬朗、敢说敢做的一面。   1998年8月,“金融大鳄”再次发动大规模抛售港元行动,香港经济陷入危机。由于一直奉行自由经济政策,不直接干预金融市场是香港历届政府恪守的“金科玉律”。这时,执掌香港财政大权的曾荫权果断作出了决定,在获得时任特首董建华的支持后,他宣布动用外汇储备,入市狙击金融大鳄。   在接下来近半月的“大战”中,炒家不断抛空股票,金管局则力接抛盘。经过14天的“肉搏”,香港特区政府终于成功击退炒家:8月28日,恒指以7829点收盘,成交额达790亿港元,创出单日成交记录的历史性新高。   成功击退炒家后,曾荫权在电台节目中解释港府入市的必要性:“炒家所拿走的,不单是金钱,更是香港金融制度的稳定和600万人的信心。”一时引得港人掌声一片。曾荫权事后回忆说,就在那些日子里,自己作为“积极不干预”政策的信奉者,要下令动用政府资金入市干预,承受着巨大压力。自己当天曾经哭过两三次,因为他担心不小心会输掉香港人的钱,就算“跳楼”也无法挽回损失。   香港政府在这次托市行动中,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集中收购了香港几大蓝筹股公司的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此后,香港市场逐渐恢复了元气,1999年恒生指数重回10000点以上,港府从股市中全部退出,赚了数十亿美元。   此后,特区政府将入市炒作而赚得的丰厚基金,以出售官股盈富基金方式,还富于民。虽然政府入市干预一举令港府一直奉若神明的“积极不干预”政策由此“破戒”,但同时成就了曾的另一桩得民心之举。“在危难中发现机会”――这次危机事件是最直接的体现。   2.2 雷曼迷你债券事件   雷曼兄弟破产,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全球,海啸中“触雷”的也不在少数。所谓雷曼迷你债券,现在很多人都已经认同其不是一种债券,而是一种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其复杂程度往往连专家都难以准确把握。但是,就是这么一种如此复杂的产品,香港居然有超过4.3万人购买,总值高达200亿港元。   雷曼迷债事主中,不少是缺乏投资经验的银行存户,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