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关于人感性解放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感性解放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当马克思在哲学上把人的存在理解为一种感性存在、感性意识时,他便把人的解放也就理解为一种感性的解放。由于这一理论是在存在论的高度上言说的,因此我们须得在存在论的高度加以领会。正因为这一理论具有哲学的原则高度,所以在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大合唱中,它仍然是最强有力的声音。
[关键词]马克思;感性解放;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7)03-0054-06
刘兴章(1962―),男,复旦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吉首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哲学思想。(湖南吉首 416000)
近些年来,马克思关于人的感性解放理论在我国学术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时代精神的一种反映和要求。然而,从国内外学术界看,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哲学原则高度仍然蔽而不明。所以,我们这里不仅一般地关涉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而且要强调指出这一理论所具有的哲学的原则高度。正是这一高度,它才成为现代性批判理论中强有力的声音。论题无可回避地牵涉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在存在论的基地上发动的那场哲学革命,因为正是这一哲学革命把人的存在认作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感性活动”),所以,才把人的解放贞定为一种“感性的解放”。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感性解放理论是他的存在论哲学革命的必然结论
诚如我们熟知的,在柏拉图以后两千多年的哲学发展过程中,人都被定义为一种“理性的存在物”。这一哲学传统在黑格尔的哲学中达到了“光辉”的顶点,黑格尔以他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和逻辑结构穷尽了形而上学一切之可能。应该指出的是,从近代以来一直就有一种反对这种“理性暴政”的声音在呐喊,大体算来,它们有休谟的经验主义人性论、卢梭的自然主义人性论,还有德国的浪漫主义思潮。但是在理性主义高歌行进的时代,这些声音显得十分微弱。然而,微弱并不等于沉寂,它们作为一种暗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涌动,直到黑格尔去世时,已经汇集成了一道浩浩洪流,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非黑格尔运动”(Dehegelization)。彻底冲击和荡涤理性形而上学堡垒的战斗终于打响。
无疑,费尔巴哈是一位英雄斗士,就当时来说,唯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1](P96)。针对近代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的抽象思辨,针对宗教神学的虚幻,费尔巴哈要求“新哲学”必须从“僵死的精神”境界返回到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精神境界,从虚幻的天国下降到“多灾多难的现实人间”[2](P120)。当他惊世骇俗地道出:“上帝只不过是人的类本质的自我异化”、并力图把宗教的秘密归结为世俗的基础时;当他以“感性-对象性”原理从本体论的高度指证人是“感性的存在物”或“对象性的存在物”时,可以说,费尔巴哈实现了异化了的人的现实生命从宗教神学那里的第一次感性的回归,从“抽象思辨的人”到“感性具体的人”的重大转变。然而,情形如我们所见,尽管费尔巴哈给予了传统哲学以“火流”般的猛烈喷射,但最终没能撼动这一形而上学的顽固堡垒。重任历史地落在马克思的身上。
面对历史赋予建立新哲学的艰巨任务,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得到重要的启示,这就是:要利用“感性”所确立的“感性世界”去瓦解“理性”建立的“超感性世界”。
《手稿》中,马克思在对现实的人、自然、社会、历史、世界等等问题的理解上,一方面坚定地承诺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的本体论原则,另一方面又对这一原则加以改造使之发展成为“感性对象性的活动”原则。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种“感性的存在物”、“对象性的存在物”,但绝不是像费尔巴哈所说的那样仅仅是一种“感性的对象”、“直观的对象”或“直接确定性的存在”。人之所以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乃是因为人是“感性的活动”、“对象性的活动”。人之为人,世界之为人的世界,都只可能被看作和理解为“感性活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存在论的高度上这样谈到他对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的理解:“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1](P105)大体来说,这段话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人是现实的、鲜活的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香港外汇基金条例及基金运作对我国启示.doc
- 香港大学办学国际化因素分析.doc
- 香港大学学术库――机构知识库应用扩展.doc
- 香港大学继续教育创新与实践.doc
- 香港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架及其特征分析.doc
- 香港学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doc
- 香港安老服务体系构成经验及启示.doc
- 香港宏信书院一棵树给我教学启示.doc
- 香港安老院服务发展经验及启示.doc
- 香港岭南大学博雅教育见闻与启示.doc
- 2025广东江门市应急救援和保障中心选聘事业单位人员2人备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广东汕尾市城区代建项目事务中心招聘7人(第一批)备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广东汕尾市市直单位选调公务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广东江门市选调公务员34人备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带看后客户跟进与逼定技巧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广东江门市江海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人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广东江门市台山市应急救援和保障中心招聘3人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广东汕尾市政协办公室面向全市选调公务员面试备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广东汕尾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人员8人笔试备考试题最新.docx
- 安徽省安庆市第十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