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醒期肌肉张力先恢复,部分病人(5%~45%)有精神激动和梦幻现象,如谵妄、狂躁、呻吟、精神错乱和肢体乱动,严重者抽搐或惊厥。主观有飘然感或肢体离断感。有时视觉异常,如视物变形、复视或暂时失明。偶有夜游现象。苏醒后精神症状常立即消失,但有的数日或数周后再发。梦幻一般持续5~15分钟,有美梦、恶梦和各种奇梦,而且常十分逼真。有时出现幻觉、幻听、幻视现象,从而导致胡言乱语。氯胺酮麻醉后的谵妄现象有时与其他麻醉药产生的现象不同,说话似已清楚,但实为梦语。氯胺酮麻醉后的精神症状,成人多于儿童,女性多于男性,短时间手术多于长时间手术,单一氯胺酮麻醉多于氯胺酮复合麻醉。 适应症: 小儿麻醉;配合使用肌松药实施气管内插管;支气管哮喘病人的麻醉;各种短小手术,体表手术和诊断性检查。 禁忌症: 严重的高血压病人,有脑血管意外史者;颅内压增高者,如颅内肿瘤,颅内动脉瘤者;眼内压增高者,或是眼球开放性损伤,手术需要眼球固定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心功能代偿不全者,冠心病,心肌病;咽喉口腔手术,气管内插管或气管镜检查时严禁单独使用此药;癫痫和精神分裂症病人。 并发症 循环系统的变化 氯胺酮对心肌收缩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但他对心血管中枢和感觉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一般情况下其兴奋作用占优势,故用药后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但对于危重病人,尤其是心血管储备功能低下,或儿茶酚胺耗竭的病人或广泛交感神经阻滞的病人,使用后可表现为严重的循环抑制。 颅内压增高 氯胺酮麻醉时脑血管扩张,灌注压增高,因此脑血流增加,颅内压升高。同时增加脑组织代谢和耗氧量。因此禁用于颅内手术的病人。 呼吸抑制 一般对呼吸影响较小,但如果注射速度过快,剂量过大,或和麻醉性镇痛药联合使用时,可以导致明显的呼吸抑制,甚至呼吸暂停。 精神神经症状 主要见于单独氯胺酮麻醉后。成人多于儿童,女性多于男性,短时间手术多于长时间手术。可以表现噩梦,幻觉等。 暂时失明 主要见于眼内压升高的病人。 分泌物增多 羟丁酸钠静脉麻醉 药物特点:麻醉过程类是自然睡眠,逐渐加深,无镇痛作用,是一种催眠性静脉麻醉辅助药物。无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麻醉过程中可以引起心率明显减慢。起效慢,作用时间长,可控性差。无毒,其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安全的用于黄疸,年老,体弱,小儿病人。 不良反应:麻醉后引起下颌松弛,可致上呼吸道梗阻;咽喉部敏感性降低,保护性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可致误吸;锥体外系症状及苏醒期躁动;术后苏醒延迟;低血钾。 禁忌症:各种门急症短小手术,严重高血压,明显低血钾,严重心脏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以及有癫痫,哮喘等特殊病史的病人,均不宜使用。 咪达唑仑静脉麻醉 药物特点:是唯一的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中枢性肌松,遗忘,抗惊厥的作用,无镇痛作用。他刺激性小,作用时间短,效能强,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其药理作用可以被氟马西尼拮抗。 不良反应:咪达唑仑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其程度与剂量相关。 临床应用:麻醉前用药,麻醉诱导及维持,局麻和部位麻醉时作为辅助用药,ICU病人镇静 禁忌症:对咪达唑仑高度敏感者,或对其他苯二氮卓类药物过敏史的病人,以及闭角性青光眼和严重疼痛未能控制的病人,剖宫产病人应为其禁忌。 依托咪酯静脉麻醉 药物特点:起效迅速,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小,有脑保护作用,单次注射或持续输注均苏醒迅速,安全范围较广,不引起组胺释放,无镇痛作用。 临床应用:可用于全麻诱导维持。 不良反应: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恶心呕吐,注射痛,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肌阵挛性收缩,咳嗽,嗝逆等 禁忌症: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紫质症,和器官移植术后病人不宜使用。对严重创伤,脓毒性休克病人也应谨慎。不可避免时应给予皮质激素。 芬太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很轻,不抑制心肌收缩力,一般不影响血压。可引起心动过缓,此种作用可被阿托品对抗。小剂量芬太尼可有效地减弱气管插管的高血压反应。 芬太尼也可引起恶心、呕吐,但没有释放组胺的作用。 芬太尼的脂溶性很强,故易于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而进入脑,也易于从脑重新分布到体内其他组织,尤其是肌肉和脂肪组织。单次注射的作用时间短暂,与其再分布有关。如反复多次注射,则可产生蓄积作用,其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注药后20~90分钟血药浓度可出现第二个较低的峰值,与药物从周边室转移到血浆有关。除肌肉和脂肪组织外,胃壁和肺组织也是贮存芬太尼的重要部位。静脉注射后20分钟,胃壁内含量约为脑内的2倍。胃壁释放出的芬太尼到肠道碱性环境中被再吸收而进入循环;贮存于肺组织的芬太尼,当肺通气灌注比例关系改善后,也被释放到循环中,从而形成第二个峰值。 封顶效应 药物均有量-效关系,在达到一定剂量之后药物治疗作用不再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称为封顶效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河湖长江之永乐江.docx VIP
- 小学一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拼搭PPT课件.pptx VIP
- 《HarmonyOS鸿蒙应用开发》电子教案--项目5-05.doc VIP
- 2023会计年终工作述职报告7篇.docx VIP
- 2025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doc VIP
- 金蝶k3 wise创新管理平台plm v研发操作手册.pdf
- 海南大学《线性代数C》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C卷及答案.pdf VIP
- 4.2.2.1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制度.docx VIP
- 华为HCIE-Routing&Switching实验手册V3.0.docx VIP
- 2025四川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试题(+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