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诺贝尔文学奖花落美国音乐人鲍勃·迪伦
2016年10月13日,瑞典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迪伦,以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尽管三十多年来,鲍勃?迪伦一直活跃在音乐圈,但他创作的歌词却被认为“朗读出来就是一首诗”,美国诗坛怪杰艾伦?金斯伯格曾评价其为“最棒的诗人”。
鲍勃?迪伦1941年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希宾,20多年以后,他成了上世纪60年代世界反主流文化的主将。他的音乐涉及很多严肃的社会问题,和美国当代史中的越战、民权解放运动、学生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的《像一块滚石》 《答案在风中飘荡》 《手鼓先生》《政治世界》《重访61号公路》等作品,不仅确立了其在摇滚音乐界的教父级地位,也奠定了他20世纪伟大诗人的身份。他还分别于1996年和2008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每一条小径都通往星辰大海
或许多年以后,人们终会心平气和地谈论这届诺贝尔文学奖。但现在,关于美国唱作人鲍勃?迪伦的讨论仍在喧嚣中。支持者认为评委会态度先锋,大胆突破;反对者则认为将文学奖颁给歌手,更像是评委们的一次集体“致青春”。其实对诺奖而言,这已不是第一次把文学奖颁给“非文学”人士。此前有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和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去年的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位记者。
奖项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对过去的肯定,而是对未来的召唤。连日来,鲍勃?迪伦迅速占领微信订阅号、刷屏朋友圈,他的作品和人生得以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在我们的时代,经典与大众,主流与非主流,纯文学与俗文学之间并没有一道无法翻越的高墙,在表达人性的维度和阐释理想的媒介上,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甚至影像,就像花园里一条又一条彼此交叉的小路,都能通往星辰大海。
与其说诺奖颁给了歌手和60年代,不如说是颁给了诗意和一颗不老的心。因为,不老的诗意是一个时代的指针。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人总是一个时代最敏感的群体,所以常常感时忧世,“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们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力,也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大爱……如果说,节奏与韵律构成了诗的重力,那么这个世界就是诗意的重力。喧嚣过后总会走向平静。对于经典,时代终会给出答案。
诺奖还是诺奖,文学已非那个“文学”
事实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似乎也带着某种出人意表的文学修辞。历史也已经证明,评选无法像机器一样精确,既有漏选也有误选。但无论如何,它毕竟是举世关注的风向标,排除“意外”,它至少强调了以下两种倾向:
其一,它表明西方意义上的文学,日益强调其综合的、通俗的和异质的特征。在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崔健和金庸也逐渐进入了文学史视野,但毕竟是“非主流”。而与中国文学始终保持着高傲纯洁的血统不同,西方文学日益与大众传媒、女性主义、种族问题、后殖民等文化思潮密不可分。在今天的美国,几乎很少找得到“纯粹”的文学研究。其二,它表明了西方一如既往对思想和社会问题的关注。正如诺奖委员会对鲍勃?迪伦的评价:“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他的歌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民权、世界和平、环境保护以及其他严重的全球问题的关注。”这是严肃文学之“神”,同时也是村上春树屡次折戟的原因。
需要客观地看到,这次诺奖,也许会对未来文学产生一些微妙的影响――在多元化的媒体时代,它打开了文学新的窗户,为未来进一步把电影、新闻纪录等样式纳入文学视野开辟了道路。这似乎是一个取其“神”而舍其“形”的过程。我们也许会本能地抗拒,但也要保持开放思考的心态。毕竟,谁能预见百年之后,“文学”会是什么样子?
放任自流的时光
1941年5月24日,鲍勃?迪伦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虽然他成长的工业小镇天气寒冷并且远离文化中心,但这一点都不影响他迷恋上当时尚属新兴事物的摇滚乐。不过早期的摇滚乐多以青春期躁动为主题,对他这类文学青年而言未免略显单调,所以他的兴趣逐渐转向了民谣。他将民谣歌手伍迪?格思里视作人生楷模,仅在大学里虚度了一年光阴就退了学,怀揣10美元独自来到了格思里的所在地,也是前卫艺术家的集散中心――纽约格林威治村。
迪伦一边学习格思里尖锐批判的创作风格,一边试图在这座冰冷陌生的大都会中寻找机会。幸运的是他很快收获了一份爱情:热爱文学与艺术的纽约姑娘苏西?罗托洛。苏西是一名民权运动的积极分子,相投的志趣和政见很快令两颗年轻的心走到了一起。苏西将兰波、布莱希特等熠熠生辉的名字带入了迪伦的生命,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同时影响他创作了一系列政治意味浓厚的抗议歌曲,比如日后传唱世界各地、几乎成为英语学习教材的《答案在风中飘荡》。但当他遇到当时非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症护理夜班值班课件.pptx VIP
- 医用空压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6版高考物理专题提升练习-动量守恒在子弹打木块模型和滑块.doc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10.1《 劝学》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梅州围龙屋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围村建筑.ppt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操作手册.pdf VIP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一平台形考任务一至四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模型1弹簧模型-动量守恒的九种模型解读.docx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25秋《小学学霸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