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
关于苏轼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以中国知网2012—2013年间关于苏轼研究的文献为材料,将研究方向具体分为八种大论调:苏词研究;诗文评点;意象研究;书法、诗画作品成就研究;关于高丽(朝鲜)文坛与日本文坛接受苏轼文学的研究;苏轼友谊的研究;被贬后辗转各地的文学研究;关于苏轼作品被外文翻译的情况等。借以梳理这一年间关于苏轼研究的方向、观点和结果。
关键词:苏轼 研究 宋词 宋诗
宋代文人有强烈的结盟意识,不同时期的盟主之间还存在着类似禅门宗祖、衣钵相传的继承关系。早在欧阳修主盟文坛时,他就明确表示要把将来领导文坛的责任交给苏轼,苏轼后来对门人宣称:“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付与某,故不敢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熟也。[1]”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宋文学出现了一浪高于一浪的发展态势,以致于后世人提及宋文、宋诗和宋词,都会不约而同想到苏轼。
对于这样一位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历来都有很多学者对他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就当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的情况看来,在2012年这一年中,按照主题“苏轼”而“全文”检索出来的就有2811条结果,再按照“苏轼研究”为主题的“全文”搜索出来的则有1447条结果。但如果将检索内容限定在“核心期刊”上,那么关于“苏轼”的主题检索就有542条结果;如果是限定在“博硕士”上,则有119条结果。选择以上两种文献来源的原因,是因为这两者出处比较专业化,可参考性较强,也比较能够代表当年研究苏轼的水平,以及当年研究苏轼的主要方向和观点。因而,笔者就从“苏轼研究”检索出来的结果的基础上,有条件、有主观性地剔除掉不是来源于核心文献的篇目,并就此展开论述。
在这1447篇文章中,也难免观点林立,但大致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大论调:苏词研究;诗文评点;意象研究;书法、诗画作品成就研究;关于高丽(朝鲜)文坛与日本文坛接受苏轼文学的研究;苏轼友谊的研究;被贬后辗转各地的文学研究;关于苏轼作品被外文翻译的情况等八大类。
一、关于苏词的研究
苏轼的独特词风是后人难以企及的,其词风究竟是“豪放”、“清旷”还是“以诗为词,自是一家”,抑或是其它,论者均各陈己见,自圆其说。苏词研究历来是各学者研究的重点所在,往大的方向来说,不论是在文学史上还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文明发展的道路上,苏轼的词都是不可避免要被拿来研究的范本,这与他诗词流传范围广和共鸣性强有莫大的联系,带着一定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
持“以诗为词,自是一家”说者就有从宋代阶级地位来讲述苏轼词风的独特,如胡改英《以诗为词,自是一家——论苏轼的词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01期);从田园诗词找寻研究新视点的,如刘蔚《“以诗为词”与“以词为诗”——论宋代田园诗词的破体现象》(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2012年07期);从具体诗词里边来一一剖析的,以求论证“以诗为词”的前人理论,如张炜《浅析苏轼的“以诗为词”》(兰台世界,2012年28期)等等。
持“豪放”说者有注重进一步探因辨别的,从影响论来展开叙述的,如李朋《巴蜀文化对苏轼词风的影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也有讲继承论调的叙述,从后人诗词的风格来追述前人,即苏轼,对其豪放词风的流传做赘述,如胡生友《论蔡松年对苏轼豪放词风的继承与发展》(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10期);也有印证了民族关系格局是影响宋代文学风貌形成的核心要素的[2],如肖鑫、郭艳华合著的《论宋南渡词人对苏轼豪放词的接受——以宋金民族关系格局为考察中心》(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2年03期)等等。
持“婉约”说者有总论其婉约特色的,如乔索英《浅谈苏轼婉约词的特点》(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也有对于传统婉约词中的雅化文章的研究,如赵佳丽、林高跃合著的《苏轼涉梦词探析》(惠州学院学报,2012年04期)等等,这一年中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算多,但胜在质量还行。
二、关于苏轼诗文评点的研究
虽然苏诗较之苏词有些逊色,但不可否认的是,苏诗也是占据着苏轼文学成就的一块江山的,对苏诗的研究更是不曾中断过。这一年中就有刘芳的《论苏轼诗中自然山水的动态美》(美术大观,2012年09期),认为苏轼的山水诗富于理性与哲思,映现了苏轼通达的人格和人生智慧;或者从小方面入笔,讲述苏轼作为爱石家对于盆景文化史而留下的宝贵财富,如李树华《北宋苏轼的爱石趣味与爱石诗文》(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年01期)等,以上均是从诗文的具体实像来描述,从诗歌中的具体物象见证诗人的爱好趣味及其文思特点,作者用不一样的视点来介绍苏轼诗文的内涵所在,还有吸引人的感动之处。
宋人做诗偏爱以学问入诗,苏轼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丁庆勇和阮延俊就曾经有合写过《佛教典籍与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