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余年共旅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更余年共旅程   作为一个学文学出身的人,我之所以会对吴寿彭先生感兴趣纯属偶然。虽然他是国内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最重要的中文译者,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陆续翻译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形而上学》(1959)、《政治学》(1966)、《动物志》(1979)等译著,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对他所知甚少。当然,我对亚里士多德并不陌生,因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文学系文学理论课程的“基础知识”,我在本科时就已读过,后来我从南大研究生毕业到交大从事文艺理论课程的教学时,这本书也是必讲的内容,所以,我对《诗学》的译者罗念生等人也早有所知。但多年来文学系有个通病,那就是举凡谈到古今中外的学者或诗人,往往只谈其在文学上的观点或作品而不及其余,因此,多年来,我对亚里士多德的了解也只限于《诗学》。   2007年秋,我从交大人文学院调到了同济人文学院工作,环境变了,身边的朋友也变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我交往的人中由学文学的人居多变成了学哲学的人居多了。我和其中的几个学哲学的朋友还一起搞了个读书小组,坚持读了很久的柏拉图。我这才不仅对柏拉图及其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也知道了吴寿彭先生。但真正让我对他产生兴趣的是之后当我在网上查找其相关资料时,忽然发现他竟然是交大机械工程系毕业的。对于曾在交大任教了13年的我来说,在感到亲切的同时,也对他的经历好奇了起来。因为此前我在交大工作时从来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而且以今天的眼光看,我们是很难想象一个工科学生会从事哲学著作的翻译的。可当我向读书小组的哲学系的朋友们询问吴寿彭更多的情况时,他们却语焉不详。这让我更加好奇,因为别的那些从事西方哲学著作翻译的老一代学者都声名在外,如我们所读的柏拉图著作的译者,不管是浙大的严群,还是中央大学的陈康,以及南大的郭斌和张竹明等都略知一二,唯独对吴寿彭的生平付之阙如。而吴先生本人留下的著作也屈指可数,除了那几本亚里士多德的译著外,我只找到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8年11月刚出版的编年体古典诗集《大树山房诗集》,当时因手头的事情比较多,翻了翻就放到一边了。可没想到,等我今天再拿起这本书时,六七年已经过去了。   吴寿彭1906年生于无锡,号润畲,1918年考入南洋公学附中,1926年毕业于南洋大学即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29年曾赴日游历,之后在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测量队工作,抗战军兴,他又任职于政府机构,1939年至浙西工作,这本诗集即得名于他当年在天目山所居之屋。1946年,他转任于浙江海塘工程处,常住嘉兴,1949年再至青岛从事化工及有色金属冶炼工作,并终老于斯。从1957年起,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从事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翻译工作,直至1987年病故,他未再至其他单位工作。这或许是他不为人知的原因,因为他不像我提到的那几位柏拉图的译者,或在大学任教,或在研究所任职,总有学生代为传扬其事迹,故易为人所知。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曾在国民党军政机关供职,在20世纪30年代初参加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复兴社”,并且还是1933年12月25日“复兴社”在南昌成立的“中国文化学会”中的骨干分子。尽管今天人们已能客观并公正地看待吴寿彭的此段历史,但吴寿彭却为此付出了代价。1955年6月他因此入狱,次年2月后才得以释放。因受此事件拖累,一直到1978年,他的译著才在胡乔木的直接关心下,得以出版和重印。但吴寿彭不乏知音,他在交大读书时因与费孝通的哥哥费振东是同学,故与费孝通也颇为相熟。而费对其相知甚深,两人长年互通有无。直到1999年,已届90高龄的费孝通还充满深情地谈到这位青年时的老友:“还有一个是翻译亚里士多德的,商务印书馆出的亚里士多德的书都是他翻译的,他是直接从希腊文翻译的,我叫他稀有金属(中国没有几个),叫吴寿彭。他自然科学也懂,诗也写得好。是表现中国士大夫的一个人,我很佩服他,一直到后来我都同他联系的。”[1]而同为吴寿彭好友的“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徐复观在与其分别30年后,当1981年夏知其仍在世间时曾言:“得知吴寿彭兄还在世的消息非常高兴。只要他还活着,对于中国文化定会有贡献。”[2]   这就是所谓的英雄相惜,而无论是费孝通把吴寿彭戏称为“稀有金属”,还   是徐复观认为其活着“对于中国文化定会有贡献”,都是基于对他深入地了解所发的肺腑之言。只不过前者是基于对其能力的认可,后者是对其志向的认同。当然, 对于吴寿彭本人来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翻译。作为国内最早从希腊语系统翻译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译者之一,吴寿彭可谓筚路蓝缕,有许多经他翻译厘定的词义现已成为通行之专名,如“共和政体”“平民政体”等,对于他在这方面的贡献,早有方家评述,本文亦无须多言。而且,他的译文不仅准确生动,流畅自然,还颇有古雅之风。如《政治学》中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