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卫 七高分子化合物.ppt
七、高分子化合物(micro-molecular compound) 概述: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聚合或缩聚而成,分子量达数千至数百万的化合物。 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的分子称为高分子。高分子通常由103~105个原子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由于高分子多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因此也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用于聚合的小分子则被称为“单体”。 高分子材料的特点: 1、有优越的性能: 有机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具备密度小、耐腐蚀、强度大、电绝缘性、可塑性等等优越的性能。 2、原料易得 : 有机高分子材料一般以石油、煤、天然气等为原料,这些原料价廉易得,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产量增长可以较快。 3、易于加工成型: 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可塑性,能够拉成丝、吹成薄膜、用模具压成所需要的形状。 生产过程: 1.生产基本的化工原料: 煤焦油、天然气和石油裂解气; 2.合成单体: 不饱和烯烃、芳香烃及其卤代化合物、氰类、二醇和二胺类化合物。 3.单体聚合(或缩聚): 助剂(添加剂),如催化剂、引发剂、调聚剂和凝聚剂; 4.聚合物树脂的加工塑制成成品: 助剂,如稳定剂、增塑剂、固化剂着色剂、发泡剂、填充剂。 生产过程对健康的影响: ⑴制造化工原料、合成单体的过程: ⑵生产中的助剂: ⑶高分子化合物在加工、受热时产生的有害因素: 氯 乙 烯 【理化特性】 无色气体,略带芳香味,加压冷凝易液化成液体,易燃、易爆,微溶于水,溶于醇和醚、四氯化碳等,热解时有光气、氯化氢、一氧化碳等释出。 【接触机会】 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在生产过程中,清洗或抢修转化器、分馏塔、贮槽,尤其是聚合时可吸人较高浓度氯乙烯而中毒。 【毒理】 蒸气→呼吸道→ 肝、肾,皮肤、血浆,脂肪最少; 液体氯乙烯亦可经皮肤吸收; 大部分在肝脏代谢后随尿排出; 属低毒类。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多见于事故 主要麻醉作用,重者意识障碍、昏迷、死亡; 皮肤损害:局部麻木、红斑、 浮肿、组织坏死。 2.慢性中毒 :“氯乙烯病”或“氯乙烯综合征” (1)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综合征、睡眠障碍、多梦、手掌多汗; (2)消化系统:肝脾肿大、肝功异常,少数出现肝血管肉瘤、肝癌; (3)血液系统:溶血和贫血倾向; (4)皮肤:刺激症状,湿疹样皮炎、过敏性皮炎; (5)肢端溶骨症(acroosteolysis,AOL):早期表现为雷诺综合症,后出现末节指骨骨质溶解性损害。 丙烯腈 【理化性质】?? ?? 丙烯腈亦称乙烯基氰,分子量53.06,熔点-83.5℃,沸点77.5℃~77.9℃,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易蒸发的液体,带吡啶样特殊气味,具轻微刺激性;稍溶于水,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易燃烧。 【职业接触】 丙烯腈生产:丙烯与氨氧气在触媒催化下氧化制得; 原料:制造合成树脂(如ABS高强度树脂)、合成橡胶(如丁腈橡胶)、合成纤维(如腈纶纤维)、丙烯酸酯。 【毒理】 属高毒类; 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2-5%原形随呼气排出; 10%以原形、15%硫氰酸盐随尿排出; 大部分主要与谷胱甘肽及巯基化合物反应生成氰乙基硫 醇尿酸随尿排出。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症状与氰化氢中毒相似,但发病较缓; ⑴接触量不大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轻度粘膜刺激症状; ⑵吸入高浓度丙烯腈蒸气可在数十分钟内出现前述不适症状,并很快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昏迷、全身强直性抽搐、大小便失禁、紫绀、心律失常、呼吸浅慢,常因呼吸骤停引起死亡 。 2.慢性中毒?? ⑴神经衰弱综合征发生率较高; ⑵低血压倾向; ⑶部分可见甲状腺摄碘率偏低; ⑷还有部分工人过敏,直接接触其液体后可致皮炎。 由于多属非特异性表现,故确诊较为困难 【治疗】 ??1、现场急救:皮肤污染者尤应注意彻底清洗皮肤,更换污染衣物; ??2、早期给氧,并注意呼吸功能,出现呼吸衰竭者应及时投用呼吸兴奋剂、人工呼吸器; 3、及时投用氰化物解毒剂:轻度中毒者用硫代硫酸钠即可;重度中毒者仍需与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联用; 4、早期投用谷胱甘肽,以加强解毒效果;? 5、保护心、肺、脑、肝等重要器官功能,积极进行支持处理。 6、重危病人宜早期投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纳洛酮,以利救治。 * * * * * * * * * * * * ? 2000, Cisco Systems, Inc. Networkers 2607 *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 * * * * 肝血管 肉瘤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