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之传说地域分野与鲧生高密历史地理学解析.docVIP

鲧之传说地域分野与鲧生高密历史地理学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鲧之传说地域分野与鲧生高密历史地理学解析

鲧之传说地域分野与鲧生高密历史地理学解析   内容提要 先秦文献中有关鲧的诸多传说的记载,均包含有大量可信的历史素材,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文明社会前夕的若干史影。战国、秦汉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堤防建筑,颇为普遍。这些数量众多的堤防正是衍生出今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大量“鲧堤”遗迹的素地和产生丰富的鲧的传说的沃土。《世本#8226;帝系篇》“鲧生高密”的传说,大体上反映了远古时期鲧及其治水的传说,发生在地势较高的今天河南嵩山一带,《世本》作者硬是将“生活”之意的“生”,机械地理解为“生育”的生,从而主观地杜撰出“颛顼生鲧,鲧生高密,是为禹”的帝王家谱式的世系,其与历史实际完全大相径庭。??   关键词 鲧 鲧堤 高密??   〔中图分类号〕K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8)06-0146-06?おお?      鲧是先夏史研究中颇为值得关注的关键性人物。先秦文献中留下不少有关鲧之活动的记载,今天看来,这些内容各异、甚至自相矛盾的文字记录,包含许多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来自于不同地域的传说资料,将其完全视为可靠的信史,显然是不科学的。然而,将中华先民数千年留下来的有关鲧之史事的内容丰富的传说资料,一概视为古人毫无根据的向壁虚构,同样是有问题的。廓清神话传说之后的重重迷雾,揭示远古历史的本来面目,是先秦史研究重要内容之一。田野考古工作的全面展开与考古学研究的逐步深入,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则为这一有重要价值的研究不断提供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日臻科学的方法理论。本文拟在此学术背景下,对鲧之传说中若干聚讼纷纭的问题,重新提出并予以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以期求教于学术界的同仁和方家。??      一、鲧之传说的综合考察及若干真实史影的分析??      先秦文献中,屡屡有鲧之传说的记载。若将这些传说资料综合起来,系统地加以考察,则可以获得不少有重要价值的历史信息。??      《尚书#8226;洪范》:“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九畴,彝伦攸?尽v缭蜷晁溃?禹乃嗣兴。”??   《尚书#8226;尧典》:“流共工于幽洲,放?O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   《左传》文公二年:“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   《左传》桓公三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三代祀之。”??   《国语#8226;周语下》:“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   《国语#8226;周语下》:“其兴者,必有夏、吕之功焉;其废者,必有共、鲧之败焉。”??   《国语#8226;鲁语上》:“鲧鄣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   《国语#8226;鲁语上》:“夏后氏?{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国语#8226;晋语五》:“是故舜之刑也殛鲧,其举也兴禹。”??   《国语#8226;晋语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   《国语#8226;吴语》:“今王既变鲧、禹之功,而高高下下,而罢民以姑苏。”??   《墨子#8226;尚贤》:“昔者伯鲧,帝之元子,废帝之德用,既乃刑之于羽郊。”??   《孟子#8226;万章上》:“舜流共工于幽洲,放?O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楚辞#8226;天问》:“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   《山海经#8226;海内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山海经#8226;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吕氏春秋#8226;君守》:“夏鲧作城。”??   《世本#8226;作篇》(茆泮林辑本)亦载:“鲧作城郭。”??   综合以上材料,不难发现,先秦文献所载鲧之史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鲧与尧、舜所处的时代相当,为崇地部落首领;??   2、鲧采用堵的办法治理洪水失败,而被殛;??   3、鲧被殛的地点是在羽山、羽渊一带;??   4、鲧、禹系父子关系,禹继承鲧的事业,治水成功;??   5、鲧始作城郭。??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期口耳相传过程中,有关鲧的某些史事也出现不小的分歧:??      1、《左传》桓公三年说鲧被尧所殛;《山海经#8226;海内经》说“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尚书#8226;尧典》、《孟子#8226;万章上》则说“殛鲧   于羽山”者是舜。这大概是由于传说时代的人名、地名及年代均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