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是所有生物电的发源地,生物电是由细胞内部与外部间产生的电位差。生物电现象是细胞实现一些最生要功能的关键因素,是生命现象的表征。进行生物电测量,可以了解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由细胞电位构成的人体主要电生理信号有:心电、脑电、肌电、眼电。 电测量电极分类 位置:体表电极、皮下电极、体内植入电极 形状:板状电极、针状电极、螺旋电极、环状和球状电极 大小:宏电极、微电极 接触:湿电极(导电膏),干电极(无导电膏) 微电极可以记录到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一般从几微伏至上百毫伏之间。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同等数量的负电荷,这种电荷稳定的分布状态称为极化状态。极化状态的单一心肌细胞内电位为-80~90mV,膜外为零。这种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心肌细胞受刺激时钠通道开放,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急骤升高,使细胞外液中的大量Na+渗入细胞内,膜内电位从静息状态的-80~90mV迅速上升到,形成动作电位。极化状态的消除称为除极 * 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 收缩压(SP)和舒张压(DP) 在心室收缩间期,心脏主动脉瓣开放,此时动脉压反应的是心室的机械运动,在心室舒展间期,心主动脉瓣关闭,动脉压则反应的是从主动脉向外周血管系统的流动能力。动脉压定义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 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最高,此时压力称为收缩压; 心脏舒张时,动脉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平均压(MP) 整个心动周期动脉压的平均值MP=DP+(SP-DP)/3 * 柯氏音法: 简单的讲,袖带加压放气后听到的第一次声响的汞柱值为收缩压,最后一次声响的汞柱值为舒张压。个别情况下,汞柱下降至零时声音仍未消失,这时可取第四期即声音突然变调时的汞柱值为舒张压。 一般情况下除非仪器进行分析,否则人耳常常难以仔细区分第Ⅰ、第Ⅱ、第Ⅲ相时柯氏音。目前我们用的水银柱或气压表式血压计测血压时听诊法就是柯氏音听诊法,此方法国际通用。 * 基于示波法的无创血压测量: 动脉压袖带压,血管开放动脉压袖带压,血管闭合 示波法利用压力传感器观察随着袖带压的变化,血管从开放到闭合,脉搏波幅度的变化实现血压测量的。 示波法的关键是有效的控制充放气的速度 在气袖放气过程中连续测定振荡波(振荡波一般呈现近似抛物线的包迹),振荡波的包络线所对应的气袖压力间接地反映了动脉血压。 * 利用测量物体所辐射出来的辐射能量来测量物体温度,它的理论依据是斯蒂芬一玻尔兹曼定律: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辐射出来的能量越多。 在物体表面的法向比辐射率已知的情况下,只要能测量出物体所辐射的辐射功率,便可确定物体的温度。 * 热电偶测温: 热电耦测温是基于热电效应。1823年塞贝克(seebeck)首先发现: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连接在一起并组成闭合回路时,若将两个接点放在不同温度下,则该回路中就会产生温差电动势,回路中就会有电流流通,这种热能与电能互相转换的现象就是所谓热电效应,亦称温差电效应。 温差电动势决定于两种金属材料和温差。若将一段作为参考端(或称冷端、自由端)恒定在某一参考温度,另一端1就可作为测温端(或称工作端、热瑞)。 在测温技术中,通常将上述这种组合的一对金属丝统称为热电偶,不同材料的两根金属丝称为热电极。 PN结测温: 将P型材料同N型材料粘合在一起由于电子和空穴的扩散复合形成PN结。PN结正向压降作为电流和温度函数的表达式。 PN结温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好,响应快易于集成化等。工作温度范围一般在-50℃~150℃灵敏度可达100mV/℃。 数字集成温度传感器: 数字温度传感器因适用于各种微处理器接口组成的自动温度控制系统,不需要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子测温计、医疗仪器等各种温度控制系统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有AD590、DS1820、MAX6575、DS1722、MAX6635等。 金属丝热电阻: 当温度升高时,金属的晶格的正离子热运动加速,从而阻滞了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使电阻率上升,电阻值增加(正电阻温度系数)。金属的电阻值随温度而变的特性称为热阻效应。利用热阻效应,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为了保证稳定性、线性、互换性等要求,通常选用铂金属丝或铜丝来制作测温电阻,并用桥式测量电路特电阻变化转换成相应信号输出。 半导体热敏电阻: —些半导体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单晶掺杂半导体等)也有明显的热阻效应,其电阻率随着温度而变化,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热阻效应可制成各种电阻测温元件。 与金属丝热电阻不同,半导体热敏电阻除有正温度系数外,还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半导体热敏电阻(PTC)常作为温度补偿元件,很少用于测温.而负温度系数的半导体热敏电阻(NTC)大量应用于温度测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西城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含答案 .pdf VIP
- 微生物发酵机制.pptx VIP
- 施工场地已具备施工条件的证明.doc VIP
- 2025年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docx
- GM_T 0027-2014 清晰版 智能密码钥匙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5年轮机英语问答题答案全 .pdf VIP
-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pptx VIP
- 新教材-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1 电子版.pdf VIP
- 砖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pdf VIP
-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点填空练习(分单元课时编排)(附参考答案)(2023秋最新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