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兰属观赏植物种类介绍与园林应用
丝兰属观赏植物种类介绍与园林应用
丝兰属(Yucca L.)植物全球约有40多种[1],在恩格勒系统中位于百合科(Liliaceae),《中国植物志》按这种分类[2];在克朗奎斯特系统中位于龙舌兰科(Agavaceae),其亲缘关系与龙舌兰属(Agave)相近。属名“Yucca”是误被阿拉瓦(Arawak)人作为木薯粉(Manihot esculenta,英文为yuca)而命名的[3]。
原产北美洲干燥地区,大多数种生长在雨量非常少的沙漠。生态环境从北部的大草原到林地和墨西哥的热带干燥区域。有一个种产自美国东南部和印度西部,大约10个种产自索诺兰(Sonoran,美国西南部延伸到墨西哥北部)沙漠地区。耐寒性以种类的不同而有区别,有些种极为耐寒,生长在美国的北部地区,直到加拿大;有些种是不耐寒的[3]。所有种都喜光,喜排水良好的土壤。
叶子半肉质的或非肉质的,通常是笔直的;多数种具有干,其排列形式为莲座型。虽然为草本植物,但茎干看起来相当木质化,具有分枝,好似一株树一样。
该属圆锥花序,花大多肉白色或乳白色。花被数为6瓣,分离或合生于基部;雄蕊6枚;花柱厚,顶部3裂,子房上位,3室,每室有胚珠多数。丝兰的繁殖必须依赖于丝兰蛾科丝兰蛾属(Tegiticula)昆虫来进行异花授粉,但也有例外,如原产美国东南部的芦荟叶丝兰(Yucca aloifolia)是通过蜜蜂传粉的。丝兰蛾属包括4种,每种均适应于一种特定的丝兰。丝兰蛾成虫昼出,于丝兰花晚间开时出现。雌蛾翅上密布细小的刺,从一朵花上采集花粉,将其滚成花粉团,再飞到另一朵花上,往子房内产卵,并将花粉团压入所形成的孔中。花谢后结成种子,但有半数为幼虫所食。两者呈互利共生关系。丝兰的果实有2种,一种是多肉可食,如香蕉丝兰(Yucca baccata),另一种为干果。
丝兰属部分植物多年生,叶片剑形有序,开花时花茎高耸挺立,繁多的白花下垂,姿态优美,是良好的观赏植物,可布置在花坛中心、草坪中、池畔、路旁和建筑物前,有些也是良好的鲜切花材料。有些种的丝兰的根部可用于制作肥皂(西班牙人称之为皂用植物)。纤丝兰(Y. schidigera)的根部可用于制造啤酒的发泡剂。茎收获后可用于生产牲畜除臭剂。有些叶纤维韧性强, 可供制缆绳用, 也可作造纸纤维。新鲜的或干燥的丝兰的花与果实是可以吃的。国内栽培和园林应用主要种类如下:
1 凤尾丝兰Yucca gloriosa Linné
凤尾丝兰简称凤尾兰(图1),又名菠萝花,株高可达1m,干茎时有分枝,叶剑形,坚硬挺直,簇生茎端,长40~60cm,宽4~6cm,叶片光滑而扁平,粉绿色,边缘略呈暗红色,通常有疏齿。圆锥花序,花乳白色,常带紫红晕,下垂,钟形,花瓣6 片,夜间开放。蒴果,椭圆状卵形,下垂,不开裂。花期9~10 月。原产北美东部和东南部,世界各地多有引种,我国长江流域各地普遍栽植[4]。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耐阴,耐旱也较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凤尾兰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和分株法繁殖。凤尾兰常年浓绿,花叶俱佳,管理粗放,室内外栽植均可,是一种观赏性较高的花卉,可自然式散植绿地中,也可布置在花境中心或建筑物旁边。培育的品种有金边凤尾丝兰Yucca gloriosa ‘variegata’ (图2)等。
2 千手丝兰Yucca aloifolia Linné
林奈1753年在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中第一个利用植物学描述了千手丝兰(Yucca aloifolia),将许多同种不同名进行了统一。千手丝兰(图3)1696年被引进到英国。多年生灌木状或小乔木状植物,株高可达数米。叶近莲座形,簇生于茎顶,下部叶干枯常不脱落。叶长披针形,先端急尖,中间宽,基部变狭。产于墨西哥等地,我国华南等地有栽培。培育的品种有四色千手丝兰(Yucca aloifolia ‘quadricolor’)(图4),是千手丝兰的栽培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2m,茎干直立。叶呈放射状,剑形,密生于茎干至茎顶,叶片二侧具黄白色纵纹,冬季常变成红色。耐旱、耐阴,叶色常四季变化,适合庭园栽植美化,也适于盆栽。千手丝兰可用扦插、分株法或取花穗上的芽体种植。春至秋季为适期。成年植株在基部四周常有地下走茎萌发幼株,可挖掘栽植。四色千手丝兰组培繁殖快,并能保持其观赏特性,从而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5,6]。喜温暖至高温,生长适温约为20~30℃。耐寒,在长江流域可以露地栽培,引种北方也能生长。栽培土质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耐旱,培养介质不可长期潮湿。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但四色千手丝兰在光照不足时叶片细弱而影响美观。春夏生长季,每1~2个月施肥1次。成年植株可修剪掉老化的叶片,能促进长高,萌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