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鹿邑老子出世传说文化解析
鹿邑老子出世传说文化解析
[摘 要]圣哲老子的故里河南鹿邑至今流传着老子出世的传说。①该传说反映出民间故事传说对上古图腾观念、神话思维的继承和保存。同时,这个传说也是民间的功行观念的生动诠释,反映了源自上古且至今仍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始祖崇拜和圣人崇拜观念。小故事,大道理,其文化价值、思想性和现实意义都不可小视。
[关键词]老子;出世;传说;文化
[中图分类号]I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07-0077-04
在圣哲老子的故里河南鹿邑,至今流传着老子出世的传说。该传说讲的是:老子的母亲是不嫁女儿身,有一天她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见到水上漂来一个双生李子,吃了以后就怀孕了。她怀了老子八十一年,老子一直不出生。老子之所以不出生,是因为天还没长严,牵骆驼的还没来。到怀老子八十一年的时候她不想再等了,就撒谎说天已经长严了,牵骆驼的也来了,结果老子从她肋下出生造成了她巨大的创口,因为牵骆驼的没来,没有骆驼皮补贴伤口,老子的母亲就去世了。去世之前,给老子指李为姓,取名李耳并叮嘱他要做个好人。[1]故事情节很简单,但细细品读,却可以发现这个故事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颇富有现实教育意义。
一、图腾观念
在鹿邑老子出世传说中,老子的母亲食李致孕的情节和她给老子命名的方式都是上古图腾思维的遗存。“图腾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信仰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种图腾,这种图腾是该氏族的保护神、徽号和象征”[2]。按宋兆麟的说法,这种非性生的生育观念可以分为物生和感生两大类型,鹿邑老子出世传说属于感生类型之人受植物感应而生人,即“妇女吃了某种植物果实或受感于某种植物而生育”。[3]“每个氏族都有一种图腾,这个图腾的名字就发展为后来的姓。”[2]61在鹿邑老子出世传说中,老子跟商人始祖契、周人始祖后稷一样,都是母亲吃了某种东西或者接触到某种东西致孕而生的,有母而无父,并被后世当做始祖看待。詹鄞鑫认为,商人子姓出于玄鸟之“子”(卵),周人姬姓出于姜??所履之“大人迹”[4],亦即《诗经》所说的“帝武敏”,同理可以认为老子的母亲吃了李子而孕育老子,则“李”既是李姓之名称,也是李姓氏族之图腾,鹿邑老子出世传说中这一情节正是这种上古图腾观念的遗存。它跟上古生育信仰的区别在于上古对女性祖先和女阴格外崇拜[3]210,而鹿邑老子出世传说这两个方面却非常欠缺,不但没有女阴崇拜的任何痕迹,就是女性祖先崇拜也被老子崇拜这一始祖崇拜和圣人崇拜文化现象代替了,这是人类社会进入理性时代和父系时代的必然结果。
二、物我不分的思维方式
食物致孕、物我转化、以及无关外在物象和事象与人事的直接联系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表现。
(一)食物致孕
在鹿邑老子出世传说中,老子的母亲不是因为性行为而怀孕的,而是吃了李子以后就怀孕了。按现代人的认识水平,众所周知,李子对于人来说是异物。在理性思维观念下,人吃李子或者其他外在异物,吸收它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才是正常的,要是使人怀孕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异物之间不可能发生这么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但在上古文化观念中异物之间发生直接和巨大的影响却是可能的,许许多多比这更神奇的神话故事生动地反映着这种观念。这种食物甚至接触致孕的神话传说历史上有很多,像华胥于雷泽之滨履巨人迹而怀孕生伏羲,有?皇霞虻彝绦?鸟之卵而怀孕生商的始祖契,姜??踩到上帝脚印的大拇趾部分而怀孕生周人始祖后稷,大禹的母亲吞薏苡而怀孕生大禹等等,它们都是上古先民在知母不知父的时代对怀孕生育现象的理解和解释,“在中国各民族关于自身起源的神话传说中,这类内容几乎成为千篇一律的公式”[4]115,表现的是上古先民物我不分的思维方式,弗雷泽将此称为“接触率”。进入理性时代之后,人们当然不再会相信吃了或接触到什么东西就会使人怀孕,但民间故事传说中却可以长期保持着对这类情节的津津乐道,反映了物我不分的原始思维方式在民间的遗留和保存。
(二)物我转化
在鹿邑老子出世传说中,存在着物我转化的情节,就是老子说如果拉骆驼的来了,可以用骆驼皮贴补母亲肋部的伤口这一情节。这一细节的成立是基于这样一种上古遗存下来的文化观念,即异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正因为这样的观念,所以骆驼与人虽是异物却可以互相转化,故而骆驼皮可以用来补贴人的伤口并在与人长成一体的过程中完成从骆驼皮到人皮的转化。类似的甚至更大的物我转化在上古神话中俯拾皆是,盘古死后化身为自然万物,人是黄土变成的,女娲化为精卫鸟,大禹化身为熊,夏启的母亲化为石头,又在化为石头之后“石破北方而生启”,甚至连夸父的手杖这种无生命的东西都可以化作一片桃林。由此可以看到,鹿邑老子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