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水田园诗 1.山水田园诗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2、主要特点 : “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代表人物: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余首。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山水诗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 文章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公元720年前后。当时,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归。途经建德江时,一怀愁情绪,无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这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诞生了。 移舟泊烟渚 “移舟”即移动小船 “泊”指停泊夜宿; “烟渚”指烟雾朦胧的小洲。 第一句点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 “日暮客愁新” 客,诗人自指。日暮,诗人又有了新的愁思。 主旨 作者简介? 祖咏(699—约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全唐诗》编诗一卷。? 写作背景 这是诗人的一首传世之作,也是一首应试诗。当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姿横垣关中,广绵千里,又恰逢终南山刚刚降过雪,于是读书之余,欣然沿着北坡而上,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当在考试看到“终南山望雪”的试题时,诗人便用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抒写了一首忧国忧民的小诗。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浮”字,若改为“覆”字,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覆”字只是客观地反映出积雪覆盖的情形。而“浮”字巧妙地写出了终南山因其高峻雄伟故“积雪”如同漂浮在空中一样的景色,以动写静,使本诗更形象地写出了高耸入云的终南山的夺人气势,更增加了诗的韵味。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明”:被动用法,指树林被雪色照亮。 “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 后二句中,“林表明霁色”,雪后初晴,林梢的曰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亮。“城中增暮寒”,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又临黄昏,长安城中却倍觉寒冷,“曰暮天寒”非常自然。可见结句写实之妙,结得确实“意尽”。 问题探究?: ?为何只有雨雪初晴之时才能在长安城中看到终南山的真面目呢? 除了实地考察之外,另有贾岛《望山》诗可证:“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是说久雨之后,终南山美景如画,如同在长安百万人家门前张开一张张翠绿的屏风。? 主题: 通过描写终南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6—约762),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全唐诗》编诗四卷。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 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通过对比手法写自己隐居的志向。世人都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而我却胸怀坦荡,爱好渔猎的闲适生活。?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写田园生活所乐之处。 山林河泽有时昏暗不正常而不适宜渔猎,就回到家里暂且闲居一段时间。家里的环境充满农家风情:满园里种满了葵花藿草,桑树榆树绕屋而生。连飞禽都与我相熟,知我闲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