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弘扬农耕文化 拓展农业功能加快发展与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弘扬农耕文化 拓展农业功能加快发展与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编者按:10月13日,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的2015年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在甘肃省庆阳市举办。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局长宗锦耀围绕“弘扬农耕文化 拓展农业功能 加快发展和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题作了主旨演讲。
一、深刻认识弘扬农耕文化和拓展农业功能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长期以来依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力地力的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瓶颈问题,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的弦绷得越来越紧,这就迫切需要从农业产业延伸、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弘扬农耕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正好与这样的大背景高度契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今年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要求开发农业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居民休闲消费的目标任务,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与农耕文化、美丽乡村、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和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注重规范管理、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文化发掘和氛围营造,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依托。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繁衍生息发展过程中,在长期追求美好的与和谐的事务的过程中,将很多事务也都美好化与和谐化了,所累积和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体系等,就是文化,正所谓以物化文,以文化人,以化成天下。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立足传承之根基。我们的先祖们世世代代凭借着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是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千岭万壑中鳞次栉比的梯田,烟波浩渺的古茶庄园,波光粼粼和谐共生的稻鱼系统,广袤无垠的草原游牧部落,孕育着自然美、生态美、人文美、和谐美。这些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保障了百姓的生计,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由此衍生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三是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我国丰富的农耕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是各族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时至今日,我国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在现代生活中仍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在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支撑作用,在保护民族特色、传承文化传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我国农耕文化,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对弘扬中华农业文化,增强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是提升产业文化内涵的必然选择。把农耕文化作为丰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能够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破解产业同质化问题,提高产业的趣味性和活力魅力实力,带动广大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在利用中传承和保护;能够横向拓展产业功能,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出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可以走出顺应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应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顺应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的产业升级新路子。
近年来,我们不断弘扬农耕文化、拓展农业功能,不断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各类经营主体已经超过180万家,全国休闲农业的年接待人数达10亿人次,已经占到全国旅游业接待人次的一半以上,经营收入达3000亿元,带动3000万农民受益,均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今年以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不少地方继续保持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传承体,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成为“老乡”迈向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
二、扎实推进农耕文化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试题答案解析(湖南省市卷).pdf VIP
- T∕CECS 10039-2019 绿色建材评价 墙面涂料(可复制版).pdf
- 2013款别克昂科拉用户使用手册.pdf VIP
- 通化(2011)1207双线路腕臂.pdf VIP
- 《公司研发投入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研究文献综述》2400字.doc VIP
- 高血压的护理(共22张PPT).pptx VIP
- 2025金融监管局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通化(2010)1042双线路腕臂.pdf VIP
- 空间灵活性如何通过设计提升空间的灵活性与多功能性.pptx VIP
- 叁化(2008)1168多线路腕臂构造安装图.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