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网室棉花利用熊蜂与意蜂授粉制种效果研究.docVIP

南疆网室棉花利用熊蜂与意蜂授粉制种效果研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疆网室棉花利用熊蜂与意蜂授粉制种效果研究

南疆网室棉花利用熊蜂与意蜂授粉制种效果研究   摘要:利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已成功培育的棉花核不育系NA为母本,高产杂交组合中1-2为父本,在网室内采用不同蜂种传粉进行杂交制种,父母本种植比例以1∶4(一个地膜上种4行母本,1行父本),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种植。结果表明:意蜂传粉效果优于熊蜂,意蜂制种授粉均匀,棉铃大,同时可节省成本,降低棉花杂交制种的人工投入。   关键词:新疆;棉花;网室;熊蜂;意蜂;传粉;杂交种;效果   中图分类号:S562.03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3)03-0025-04   0 引言   目前中国棉花杂交种90%似上来自于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1〕,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繁琐的高成本人工杂交制种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杂交种成本高,严重制约棉花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所以提高棉花制种效率,降低制种成本,是当前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主要课题之一。棉花是虫媒花作物,蜜蜂是其良好的传粉媒介,多年来专家们寄希望利用不育系,采用意蜂代替人工进行传粉,节省成本,提高制种效率;因此,20世纪后期曾有不少关于利用昆虫传粉棉花杂交制种的试验报道;但是由于棉花易遭虫害,制种期间喷施农药,严重影响蜜蜂生存与活动,造成制种产量明显降低〔2,3]。在南疆典型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利用昆虫传粉较内地优越,因此,作者利用核不育系NA和新品系中1-2作为亲本,研究熊蜂和意蜂在网室内辅助传粉杂交制种效果,为选择合适蜂种传粉的可行性提供试验数据。   1 材料和网室搭建   1.1材料   母本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已培育的棉花核不育系为材料NA作母本,中1-2为父本,6月25日开始每天早晨派专人在母本行中进行检查及时拔除可育株,7月2~10日放蜂,2011年引进新疆农垦科学院熊蜂1箱,约90只,2012年利用当地农家饲养意蜂1箱,8个巢脾,近万只意蜂。   1.2 网室搭建   网室采用木棍铁丝和沙网结构,横竖均每隔4.5 m 竖1根木棍,棍长3.2 m,埋地0.7 m,地上2.5 m,棚顶及网室周围用12?|铁丝和40目尼龙网固定隔离,网底用土填埋,四角用土袋加固,土地面积667 m2。   2 试验设计   2011年和2012年试验地点均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设网室内蜂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两个处理,试验面积各为667 m2,棉花栽培密度为220000株/hm2,父母本种植比例网室内的蜂授粉是1?U4(2011年是一膜4行,连续种8行母本再种两行父本;2012年是一膜5行,一个地膜上种4行母本,种1行父本),网室外的人工授粉是1?U9(一个地膜的父本,9个地膜的母本,是一膜4行)。2011年于7月10日在网棚内放熊蜂1箱(80~100头),8月30日结束授粉;人工辅助授粉7月5日开始,8月5日结束授粉。2012年于7月13日在网棚内放意蜂1箱大(约1万只),8月10日结束授粉;人工辅助授粉是7月5日开始,8月5日结束授粉。   3蜂群放入网室中授粉的技术环节   在意蜂进棚前7天,授粉作物需要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害虫,一是控制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数量增长,确保授粉期间不会造成害虫猖獗而给棉花带来伤害;二是有利于消灭网室内的其他昆虫,防止串粉。   租用的意蜂群先要做“净身”处理,将意蜂关闭在蜂箱内1~2天,不准外出自由活动、访花,使得工蜂周身沾上的花粉粒完全失活,其目的是预防意蜂进网室后访花授粉造成“污染”,降低种子纯度。   网室内棉花进入开花期时,放入意蜂群进行授粉。意蜂进网室前将网室内核不育系花朵和幼铃摘除,核不育系可育株和未能鉴定的不育株清理干净。意蜂群在前一天傍晚进网室,摆放在棚内的东南处,日照能刺激蜜蜂出勤[4]。蜂箱巢门朝西北向,意蜂群箱用筐或砖头垫起于棉株齐头高的位置,夜里打开蜂箱巢门,放入意蜂后应将网室门纱帘密封,在上述整个农事操作过程中,严禁有孔隙与外界相通,确保授粉网室内无外界昆虫飞入。另外注意网室有无蟾蜍,以免杀害蜜蜂。   4 结果分析   4.1不同蜂种在网室里出巢对比   在两年的试验中,都是在打霜前15天分别调查单株成铃数,取样200个吐絮铃测定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实收统计父母本的子棉产量及种子产量。并对试验点的意蜂活动行为进行了观察,发现熊蜂(身体布满绒毛,象狗熊所以取名熊蜂)体格大是普通家蜂的4倍,而且信息交流不发达,反映迟钝,飞行慢距离短,耐低温,耐湿性强,趋光性差,较温顺;而意蜂相比熊蜂瘦小精干,信息交流发达,飞行快距离远,低温不愿出巢而且趋光性强,对棉花传粉意蜂较熊蜂优势更明显。   在这两年的试验中,对两种蜂种进行了观察,2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